人物散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丰子恺:日月楼里那个乐观的漫画家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76人  火丁说

小火丁

丰子恺是一位我很喜欢的艺术家,他是中国第一位“漫画家”。

丰子恺的作品非常多,大多以孩童作为绘画对象,他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联合编绘了开明小学教科书,畅销至今。

我对丰子恺的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奶奶家的一本画册,奶奶指着其中的一幅《花生米不满足》对我说,这和我闹脾气的时候很像。

丰子恺:日月楼里那个乐观的漫画家

长大后看了丰子恺的自传,发现他真是个风趣可爱,内涵深刻的人。

师徒情深,护生护心。

丰子恺最终能走上艺术的道路,和他在师范学院的老师弘一法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说弘一法师可能很多人不认识,说李叔同大家就熟悉多了,如果说李叔同还是有人不认识,说他写的歌曲《送别》,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没错就是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丰子恺笔下的李叔同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不仅是教授他知识的老师,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是知音。

李叔同本是富家公子,学识广博且人生境界不凡,却视荣华富贵为尘世的浮云,最终出家,号弘一法师,过着清苦的生活,直到老去。

丰子恺与弘一法师的师生情谊总被后人传颂,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六册《护生画集》。它源于是师生二人的一个约定,从弘一法师五十岁起,每十年出一册,第一册50幅,每册增加10幅,正好和弘一法师的年纪相同,全六册共450幅画,创作历时46年。

为了一个约定,丰子恺恪守到底,从三十多岁开始创作第一册,到最后一册完成,他已经八十多岁,不得不感慨民国时期文人之间的情谊,看似平淡如水,却一诺千金。

这本画册创作的初衷是教导人们,不要杀生,要怜悯万物,爱惜和保护每一条生命。进而希望人们怀着慈悲的心来待人处事,修炼自己的内心。

其中的第一首诗《众生》:是亦众生,与我同体。应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杀戒。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当时的文人,那种内敛深刻的文化底蕴,真是让人着迷,只是普通的一本漫画书,里面也透出强烈的时代的情怀。

那个时代文人的心酸……

我有一年休假去上海,有幸来到丰子恺的故居日月楼参观,那是一栋三层的小别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楼被造反派占领了,到现在也没有还给丰家。

丰子恺一家老小就生活在在二楼和三楼狭小的空间里,丰子恺蜗居在三面都有窗户的小阁楼里。即使在这样困苦的环境里,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非常乐观,他的阁楼能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日月同辉,所以他取名为“日月楼”。丰子恺晚年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在日月楼里完成的。

日月楼不收门票,看守的是一对和气的老夫妻(应该是丰子恺后代),他们在二楼和前来参观的人们聊天,毕竟是文人的后代,气质也十分高雅,大爷指着窗口的一张旧桌子,介绍说,丰先生晚年就在这张桌子上作画,在旁边的床上睡觉,床太短,丰先生只能蜷缩着……

不禁感慨,曾经气宇轩昂的年轻艺术家,因为社会的动荡和变革,遭受了这样的折磨。这种境遇令人心酸,那个特殊时期对文人的残害,不只是肉体上的,更是灵魂上的,我无法想象丰子恺这样的人,是如何度过那些黑暗日子的。

他有没有后悔走出桐乡那个小染房,有没有后悔读书、学画、留洋……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丰富的人,然后,被人催残……

值得一提的是,参观完毕,我下楼的时候,刚好是午饭时间,两位老人在一个电炉子前忙碌着,揭开锅盖,我看到冒着香气的满满一大锅猪肉。

不知道当年创作出《护生画集》的丰子恺,如果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想必也是一声叹息:都说了不要杀生、不要杀生、哎!你们这些不肖子孙……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