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985成为你唯一的光环
01
大概两年前,我还大二,一身稚气。在别人问及我的学校时,我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及它的985身份,在心里已经翘起了小脑袋,等待夸奖声落下来。
无外乎就是想听一句“呀,那是蛮好的大学呢”,最好再沿着夸我一轮“学霸啊你”。
人在某个年纪很容易这样,喜欢拿所处的平台往自己脸上镶金,恨不能昭告天下人:自己是更“高阶”的角色。比如顶着名牌大学的口风,哪怕自己其实在系里成绩是倒数,哪怕平时只是混吃等死而已,也抱侥幸心,想借势仰仗一点儿学校的光环,听别人夸自己一句,您真牛。
但有时候,我们只是用这种“自己很优秀”的表象,麻痹着自己。
02
我开始写作过后,认识一个比我稍微年长的作者,很勤奋,忙得没时间读书的时候,会在半夜三点去通宵的自习室,读很高深的闲书,做很工整的笔记;在出差的途中,也会抽空把自己以前的稿子拿来修改,反思写法。他曾对我说,人的每一次输出都会暴露输入水平,我水平尚低,不敢懈怠。
我以为他是新人。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早就出过书了,销量蛮不错,现在是每个月都要拒绝好几家出版社的邀请。他跟我谈自己大学的经历,只字不提是哪个学校,后来我才知道是一所top 5,人尖儿们的象牙塔。
我很惊异,有些惭愧地讲,说实话我以为您是学校不怎么样,才从来不讲的。
他笑了:学校好不好,其实跟我这个人没有多大关系,我不能成天扛着学校的旗子四处晃悠,而不去充实自己,这样到头来,学校的名气到我这儿,倒会滑落成虚名。
他让我很感慨。或许浮躁的人是响叮当的半壶水,忙着喧嚷功名,四处招揽鲜花掌声;优秀的人却懂得克制骄傲,如一潭湖,为自己静心沉淀宝藏。
那时候我就想,或许一个人不应该把平台给他带来的标签儿,看得太重。比如上大学,985是985,你是你,考上985是过去的成绩了,你有没有在接下来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把自己推到更高的台阶上,斩获更多的自我价值,这才是真正关键的。
不能被自己“过去的辉煌”盘住了脚跟。
03
我的后台时常有这样的私信,说觉得自己本科出身不好,二流、三流的大学,很害怕自己没有前途。
其实这种焦虑我很能理解,这个社会没有绝对划一的起跑线,落后于人,总归不好受。
但是在“过去”已经定格的情况下,着眼未来才是最重要的。觉得自己的大学不值钱,那就该努力让自己这个人值钱,在毕业就失业的泱泱大军中,你只有提前堆好了筹码,才能自己一个人,稳稳站住。
人生的际遇当然是有涨有退,你偶尔是乘风而上,万分得意,偶尔又会跨过很多个不顺意的路口,但无论好坏,过了就是过了,沉湎于“过去”的灿烂或阴暗,其实对你没有任何建设性帮助。
持续性地努力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无论你处于哪个位置,无论多高抑或多低,也请一定要保持警醒、振作。
04
前两天看金像奖,没有颁给周冬雨,颁给了一位57岁的老戏骨,惠英红。
她是真正人生如戏的。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童年时期是在红灯区的乞讨中度过的,14岁时凭借在夜总会跳舞得到导演赏识,磨练了几年,去拍打戏,刚刚要大红,打戏就在那个年代的末尾悄然过气。
没戏拍的她也消沉过,每天混日子,混到抑郁。后来决定重振旗鼓走出来,放下脾气给导演打电话,不断尝试新的角色,才终于在09年凭借《心魔》第二次拿下金像奖,迎来第二个事业高峰。
其实很多你现在看得非常重要的节点,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最终决定你的人生质量的,还是你能不能调整好心态,做个不多想、不囿于吹嘘自己、也不随意消沉的实干派。
活到了这个年纪,诱惑和陷阱同样多,可能会高飞,也可能多一步就坠跌,所以非常想学到一种宠辱不惊的智慧,能张开双手跟过去的所有成绩与不足都和解,从此,得意时不恃傲,低谷时不自秽,过审慎、克制、内心稳定,一步一扎实的生活。
被自己从前的“好”或“坏”困住,这样的情绪是无益的,日子里应当少些跌宕的水花,多些实用的积累。
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