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做喜欢的事,过想要的生活,爱自己

当我们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41人  163eb5b55d09

01

和好友贝的生日聚会,今年迟到了。

从高中到现在,每年贝的生日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聊一聊过去一年的改变。

结果今年,我忙忘了,她也忙忘了。

整整过去了一个月,我最近才忽然想起,赶紧约她出来。

见到贝时,她还和以前一样,高高地束着头发,细腻的皮肤没有一丝细纹。

我们聊起过去一年发生的际遇和改变,聊着物是人非。和以前不同的是,我能感到我们言语里的世界发生了转变——我们不再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开始更多的谈到周遭的人和事。

我们的故事里不再以自己为主角,不再强调那个“我”,而是更多地去描述这个社会,描述身处其中的无奈和感慨……

和贝分别后,我走在成都的街头,一路上车水马龙,夜里的霓虹星星点点,我抬头看着朗朗星空:

我终于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02

当人刚学会说话时,大部分时候都是以“我”为主语表述自己的需求:

我要吃奶!

我要喝水!

我要睡觉!

……

因此,在潜意识里,我们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以“我”的意志为中心,总是将自己的意志贯穿于世界的运作。

在视觉理论里,有一个理论叫:焦点理论。

当我们紧紧盯着画面的一个焦点时,会忽视焦点周围的其他颜色,只关注到焦点本身的黑色;而当眼睛不再聚焦,我们会发现原来周遭是如此的色彩斑斓。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把自己看做世界中心时,只关心自身的感受和需求,而忽视周遭人的感受和环境的影响,就会变得自私、狭隘、刻薄、傲慢:

“我这么优秀,为什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

“为什么偏偏是我倒霉?”

“我对你这么好,你不应该这么对我!”

前段时间,有个人给我打电话,硬要我回答他的问题,他说:

“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

我很不高兴,感觉自己被冒犯:

“这个问题对我而言没有意义,我有权拒绝。”

03

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我想这是成长的一种无力,也是成长的真相。

有一天,我们忽然醒悟,我们不过是宇宙中微小的尘埃,没有谁是这个宇宙不可或缺的主角。

蔚蓝的地球不会为了我们停止转动,太阳依旧在第二天清晨爬上天空;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甚至不会在意你脸上的表情,响个不停的手机即使几个小时没回复,也不会让世界末日到来。

谁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想到这里,我们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更会感受到坦然和谦逊,以及对生命和世界充满敬畏。

抛开唯我独尊的傲慢,我们会选择与人协作;

抛开只关注自我的自私,我们会选择去理解他人;

抛开自以为是的狂妄,我们会选择理性地思考问题;

……

当逃离出个人狭小的眼界,用更加宏观的眼光看世界,尽管我们会发现自己弱小而平凡的真相,但我们也会因此收获一个宏伟斑斓的世界。

我们,都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