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从众成为自己的阻碍

2023-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留白简话

本文为原创首发,作者小晚,文责自负,发表时有修改。

从狭窄的街上挤过,各色的衣,各样的衫,四面的方言,夹杂着八方的官话。人声嘈杂中行色匆匆,庞大的四轮或小巧的单杠,载着人穿过层层的喧嚣。站在十字路囗,心中莫名地感到无边的空虚,眼睛无端地想要落泪。

设想一下,这是从众的现代,那么复刻便是经典的曲目。人类不会有多样的色彩,世界也不会再有另一种的篇章。这真多么可怕的事情,生命又该是何种的单调,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平淡的生活需要多姿的心灵滋养。多姿的心灵能唱响审美之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越发强烈。在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同时,就越要警惕审美降级。

世界奔赴未来,审美不能舍弃。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我们脱离狭小的个体世界,看到更加丰富的他人生活和衣食住行。

穿衣打扮起初是为保暖遮体,后来逐渐趋向时尚美观。从一八年的"全员恶人"潮牌,到"易梦玲高颅顶"美学,再到二三年的"多巴胺穿搭",一时间掀起热潮,模仿成为引领潮流的风尚。

易梦玲的笑容的确很甜美,但满大街的"易梦玲"还是美吗?多巴胺的穿搭的确很元气,但满大街的"多巴胺"还多彩吗?追古溯今,从秦汉的曲裾,到魏晋的大袖,以及唐朝的襦裙,还有民国的旗袍,难道不是美丽与自由的代表吗?

女孩,你可以不受高低胖瘦的限制,时尚的自由穿搭,即使辣妹装也是很美的。就算你不是易梦玲,你的灿烂笑容也足够闪耀。无论男孩女孩,我们有穿衣的自由,也有选择如何穿衣的权利,但更应该有个人的审美。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语言是永恒的瑰宝。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回望历史,有些古旧建筑处于风烛残年,年老失修的危机当中,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好的修缮可以妙手回春,使建筑重现风采;坏的修缮可以改头换面,让建筑面目全非。

斥资将近九亿的甘肃天水古城,改成日式餐厅,文化和历史被破坏严重,建筑在痛哭,文化在流泪,历史在悲鸣,我们痛心疾首。当年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致使圆明园的毁灭,断壁残垣,文物流失。倘使为了现代化的整齐化划一和全民关注,去修复残缺的园林,那么历史又该去何处找寻。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流落海外的文物在异国他乡,时刻渴望着回家,而这一切,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文化,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上的璀璨瑰宝。

翻动厚重的历史书卷,悠悠的文学香气扑面而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是比兴之美;“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书博中道》是成熟之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是羞涩之美。

然而社交媒体的兴起,将网络流行语传到孩子的耳边。孩子沉迷于"鸡你太美","3Q″,"我没k"等网梗,高兴快乐的和伙伴交流。古代的天空与现代的宇宙相映,前代的明月与当今的晚霞交织。明月高挂,李白脱囗成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人却出囗"我嘞个豆!"。举手之劳,《朱子家训》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出囗"3Q"。

网络用语可以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难登大雅之堂。印纸页成书卷,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与未来。

倘使文明的进化,导致语言的后退,那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是否就要一去不返?那精妙优美的中国话,是否就要刻在历史的石碑上?警惕审美降级,关注传统文化,防止网络洗脑,我们应该做出行动。

人世浮沉,行色匆匆,心气浮躁,可悲可叹。打开社交软件,搜索热门,穿搭配好的套装,点一杯最火的奶茶,看一部最新的影视,你便有了和他人谈论的共同话题,所以说,从众是当今人们为融入社会成本最低的方式。

关注热点,不忘初心,坚持自我,保持独特,坚持热爱,奔赴山海。尽管渺小,也要有自己的一份坚持,传统与潮流并重,高雅与低俗共存,别让从众成为自己的阻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