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如何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闲话电影』

我们的孤独是一片海洋

2016-09-13  本文已影响299人  星柠星语
《地心引力》的孤独之海

-01-

时隔3年后,又一次重温了这个曾引发人深思和带来无数震撼的电影。

作为2013年度十佳电影之一,《地心引力》当之无愧。

同是宇航员的同事麦特在勇敢的切断自己的供氧绳索后,一个人勇敢的选择了死亡,选择了滑向了苍渺的宇宙深处,永远的消逝在了永恒无尽的黑暗里。

影片里最深的触感,不是人类在离开地球后,首次以”外星人”的视角看到那绚烂夺人的金色余晖,就那样生生的在目光所及的地方,绽放出的令人震撼的美。

也不是麦特在无私的将自己的存活希望让给主人公瑞安后,那种大义舍身,不惧生死的英雄气魄。

死,何所惧?

这些人类勇敢的科学家战士们,在双脚踏着探索的飞船离开他们赖以为生多年的地球时,就早已将这种站在土地上的踏实感,和无以面对的变幻无穷的未来艰险,永远的抛却在了绵延无尽的时空里。

生,才是一个人要面对的永恒话题。

尤其是在这泛滥的行星碎片在以惊人的超越子弹的速度撞击其他行星后,所衍生出来的疯狂“攻击”中让他们几近全军覆没的巨大残酷中,

主人公居然以这种何其“幸运”的方式存活了下来。

然而独自活下来的她,却要面对一种几近令人崩溃,生不如死,随时被巨大的孤独感的侵袭,以及如何在这远距我们的行星之外的宇宙,从各种可能抑或不可能中,寻找到一种可以”脱身”回归地球的方式。

濒临绝境的状态,无人可问,无人可助,一切全需靠自己。

一个人要这样活下去,还要面对那种仿佛生生世世永恒无尽的孤独,遥远的仿佛看不到天明和未来。

想想就令人崩溃。

尤其是主人公在发现生还希望渺茫时,近乎绝望的降低舱内的氧气,静候死亡的降临时,影片中的她,将人性所能面临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孤独感演绎到了极致。

这才是影片中最令我为之动容之处。

最深沉的孤独源自何方

-02-

那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我害怕至极。

我生性胆小,怕虫怕黑怕孤独。

我常常莫名的突发奇想,如果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的被遗失在了远离人间烟火的荒郊野外,在所谓的“才狼虎豹”“毒蛇猛兽”还未闻到我的气息之前,

我就已早早的缴械投降了。

只不过不是败给了我“弹尽粮绝”饥肠辘辘的肚皮,而是我实在无法想象,那在黑夜降临之后,一个人要如何才能不孤独的面对那被份难以往前踏步的无力和无助。

无人可助,真正的面临死绝的境地,《地心引力》的瑞安经历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中的pi也经历过。

我们究竟有多害怕孤独?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只要活着,由孤独引发的焦虑、彷徨、不可知、和慌乱就会无处不在。

他说,对孤独的恐惧,原本就是人类挥之不去的一个噩梦。

这种对孤独的无所依循就像是你抬头仰望头顶的浩瀚苍穹时,欣赏着那股博大震撼的美,却依然会被一种莫名的无处寻根的感觉所吞噬。

也因此,人性本身对自由和爱的追逐就是一场毫无可避的,对孤独感的逃避。

人们因此贪恋繁华世界的这种庞大组织的连结性,人们组成家庭、社群,互为取暖,从各处繁杂的人际生活中来渴望逃离这种对内心无法依托的孤独感。

从群体的连结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这种可借为依托的归属的感觉。

在这种庞大的组织架构下,人们依循着同一的原则而生活,社会时刻以一种稳定的秩序感前进着。

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人们仿佛在各种杯游辗转间越来越匆忙,节奏越来越快。

然而,我们真的就从此一往无前的踏步迈向幸福的轨道了吗?

我们逃避孤独又想要孤独

-03-

一位美国著名学者在2010年对关于成年人是否孤独的专项研究中发现,大约有20%的美国人,大约6000万人,因为孤单寂寞而不满意自己的生活。

在整个西方世界,医生和护士们已经开始公开地谈及孤独病的蔓延。

与远古时代的群居性生活模式不同,现在的我们,似乎越来越渴望逃离这种群体性生活。

想起那头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叫Alice的小鲸鱼。

在第一次听说她的故事时,就对她如此的沉醉与着迷。

由于自身只能发出52赫兹的频率,导致它在整整20年里没有任何其他朋友和亲人的交互。

它像是一个独行的勇士,独自唱着歌,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姿态独自穿行于大海。

人们总不免怀疑的想,难道她不知道自己的频率有问题吗?

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Alice

她空无的绝唱了整整20多年,人们用一种极其悲哀的方式同情着她的孤零零和冷清清。

却也一直迷惑不解着,为什么,她如此孤独,却又看似如此健康和快乐。

她是独一无二的,她承认她认可她的独一无二性。

而大多数时候,我们似乎没法面对内心的孤独感,就像我们没法面对我们真实的内心。

当整个社会的大多人的步伐沦落在为金钱而不惜用泯灭人性的方式残害同胞时,我们越来越难以看到那些源自内心最本质的东西。

培根在谈论人生时曾说:"有些人所以宁愿孤独...使得人们宁愿逃避也不愿加入。

我们不能用一种童话式的猜想去揣摩我们的小鲸鱼到底在坚守什么。

然而我们却依旧能看到一种力量的强大,深沉而极具韧性的,使得它在巨大的海洋世界里,独自从太平洋穿行到大西洋,整整几十年光阴。

什么样的强大力量才能强大到独自来面对这种孤独感。

我们的孤独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宫崎骏。

走向那未完结的故事

-04-

“你得学着放手,得往前走,得重新振作,得坦然面对所有的结果,因为你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非凡的旅程!”-----消失宾妮《孤独书》

就像主人公瑞安在以为所有的生还希望即将消失殆尽之时,在快要放弃的迷蒙中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唤醒,

麦特回来了,他对瑞安说:“一切取决于你现在怎么做。”

“一旦你决定上路,就必须坦然面对。”

这便是人生的残酷与人本质中的孤独所需背负的沉重。

我们害怕孤独,却最终必须在某个时刻学会独自承担和面对,并自始至终的学会接纳这份孤独感。

当巨大的孤独感最终被悄然的接纳并释放时,平稳的气息也随之而来。

这也许就是瑞安在几近死亡的气息逼近时,所传达给我们的讯息。

孤独从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永恒无尽的绝望。

自我放逐远比生而未尽全力的活要可怕太多。

然而如此幸运的是,作为人类个体的我们,固然渺小而有时无所依从,但却有一种天赐的本领,能生生的把任何生之所及之处在变成“家”。

而这种对“家”的强烈渴望和归属感,正是人类尽全力而活的动力。

它让我们明白人性虽然天生追逐温暖和拥抱,却依然可以在情境需要独自面对困境之时,朝向内心的敬畏和信仰,升腾起源自内心深处最强大的力量。

主人公瑞安最终回到了心深处的"家",也回到了地球的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