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住
前几天,放弃了公司给员工的福利,搬出宿舍开始了一个人住,到现在,整理一下这几天的想法。
做一件事总得有个目的,这些目的是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动力。
想要更多的自由时间,属于自己的时间。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几人间的宿舍,自由时间总会被或多或少地剥夺,并且被剥夺自由时间的占比是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升高的。
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
哈佛大学的学者罗伯特.凯根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员工虽然表面上做一份工作,但实际上做的是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完成他本职要完成的工作,第二份工作是管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尤其要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而第二份工作是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人的思维是容易被环境塑造的。大多数时间,自己在坚持一种理念、原则在慢慢前行,但总有时会禁不住环境的诱惑,不自觉地被带入坑里。这也是人的本性需求决定了,趋于安逸的环境,服从于环境和周围人的评价中。
专注的去做一件事
在宿舍,专注地做完一件事得到的快感总会被时不时地剥夺,毕竟人本是社会中的人,群居性动物,为了在群体中活得舒服自在,自己总要主动或是被动地做出回应,即使有时候感觉是违心的举动。
能改变的就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去承受。既然感觉这个环境(下班后的生活)不适合自己,那就退出来,现在的我一个人在房间敲击着键盘感到很舒心,很爽快,因为我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做正事。
当然也要反问自己是不是有逃避的心态?肯定是有的,因为我在寝室一样可以做这些正事,但效率总要低很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点对自己来说是不值得的,因为有些东西是可以再生的,而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不会再回来了。另外一点的原因是:不想上班和下班的生活圈子、模式都是固定的。
还有一件事是需要思考的,也是感觉很矛盾的。
再被别人问‘为什么搬出去的时候’,自己的回答是很模糊,‘有些事要处理’,甚至有时会编出一些无关联的理由来回答,语言和目的是矛盾的。自己目的是‘学习,为了自身的成长’,而说出去的话更多体现的是‘自我保护机制’,保护自己的那份虚荣。
思维会被语言所塑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可能最终的结果会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