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备考复习课的建议

2022-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静静同学

临近期末考试,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让课堂更高效,让复习更有效,这事需要认真思考。以下是我一些笨拙的想法和做法,仅供参考。

1.查阅课标,有本之木

分章节复习时,一定要查阅新课标,课标上要求的一定要讲。弄清楚课标中的“了解”“知道”“理解”“掌握”“会用”等关键词,进而确定讲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2.重视基础,着眼低处

七年级学生年纪小,七年级数学难度低,考试基础题所占比例60%-80%,所以切忌偏难怪。常考易考的都是基础题,常错易错的也是基础题,拉开差距的还是基础题,所以,重视基础,着眼低处,不盲目补充所谓的高深的难题,这很重要。

3.回归课本,追根溯源

数学也要背课本内容,特别是重要的概念、定理、基本事实、结论等,甚至要求学生一个字都不能错。比如七年级上册中的基本事实有哪些?比如几何部分要求在同一平面内作为前提的有哪些?比如不用要求在同一平面内作为前提的有哪些?这些需要学生在考前再次回归课本,追根溯源,逐字推敲。

4.不贪多,不贪难

复习备考阶段常有的误区就是只讲难题,只讲综合题,这样量大题难嚼不烂,听懂听透的学生寥寥,而考试涉及的又不多,宝贵的考前复习时间就这样浪费了。不如把必考的题细讲、精讲、讲透,挑几个典型的计算题认真示范给学生,指明易错点,精选几个典型的几何解答证明题耐心写好过程,让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全部的学生都能有所获,有多得。

5.留足时间,放手给学生

时间紧,任务重,满堂灌是大部分课堂的常态。然而,不见得这样的效果就好,不如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用来当堂检测、反思、讨论、总结或者学生讲题。根据实验研究成果证明,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记住的内容多少,即平均学习保持率有明显不同:听讲(5%)-阅读(10%)-听、看(20%)-示范、展示(35%),以上是被动学习,效果并不好,事倍功半。当学生主动学习时:讨论(50%)-实践应用(70%)-教授他人(90%),不说事半功倍,至少这样是有效学习或者说高效学习。

6.作业少而精,精而有趣

作业少而精的好处自不必说,在双减的形势下,这是必然趋势和要求。与其把大量的作业堆给学生,学生苦不堪言,胡乱应付交作业,效果甚微,甚至是恶性循环,不如少布置些,精选、细选、少选,让学生认认真真的做好几道题。在少而精的前提下,作业形式尽可能的多样性,如可写、可说、可讲、可做等相结合,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用外力逼迫,学生自愿多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探究学习,这是可持续发展。

7.程序化反馈落实

作业布置必检查,检查必批改,批改必反馈,反馈必评讲,评讲后必纠错,纠错后必复查,复查后必检测。这是一系列的程序化的环节,坚持做,必有效。

8.应试技巧,稳定心态

考前学生浮躁这是难免,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腹牢骚嚷学生,自己先摆正心态,告诉自己浮躁是学生的正常反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的应试技巧,帮助孩子稳定心态。告诉学生:题易人易我不大意,题难人难我不畏难。跟学生聊天,告诉学生考试怎么考,知识点所涉及的题型会有哪些,改卷老师喜欢什么样的答题卷,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模板,有标准,有目标,有榜样。另外还要提醒学生准备好考试用品,比如数学上的量角器就可以提醒学生带上,很有用,懂得人自然都懂。诸如此类,活跃氛围的同时,又能帮助孩子对考试有个清晰的认识,何乐不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