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自在心理学42讲》第一章 苦与自在的心

2021-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年大叔的心理学札记

这是张沛超的心理学讲座。

  我自己是感觉讲的挺好的,有一些观点,其实以前自己是已经听过一遍了,现在听起来,还是有一点 启发的吧。

  现在简单发一下自己的听课笔记。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在这门心理学课程中,将我们的痛苦分为三类。

    求而不得苦,这个很好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有所需求的,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比如有的人想要权利,有的人想要钱,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是会有痛苦。

    得而惧失苦  就是说这个东西我们已经拥有了,但是总是感觉会被人抢走,每天都在患得患失中度过,感觉一点也不开心啊。

  还有一种是失而怀念苦,这个我可以想到的例子其实也是有很多,有一些人明明已经失去了权势,明明已经不是富家公子了,或者是老年人,总是会说,想当年,老子怎么样怎么样。

这种分类精确吗?

  其实不然,我们也会看到还的分类方法,比如,佛家的说法,人生有八苦。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

如果每一个分类方法都有其意义,那么这也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吧了。

那么接下来,面对这三种苦,如何来应对呢?

张沛超说有四种应对的方法或者是说心态

第一种是难受  在我们突然面对一个困难的事情,这个事情超越了我们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就会有难受的感觉。

第二种是忍受 面对我们不好的状况,我们评估了一下,也不至于影响生命,甚至还可能利大于弊,那么我们就可能采取忍受的态度,我爱我的老公,但是要忍受他爱唠叨的妈妈。这份工作薪水很高,可是我要忍受这个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第三种是接受 这种是全然的接受,心理学可能更多提到的是接纳,意思是主动的选择,你有机会选择离开这个困境,但是为了心爱的人,主动承担照顾下不了床的爱人,主动加班加点,不在抱怨,这就是接纳。

第四种是享受  苦与乐原本都是相互的吧。我们在一件事情投入很多,就如同我们开始的时候,不喜欢一个人,甚至还讨厌他,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这个人越来越了解,甚至还可能爱上他,就是说这个让你为难的人或者是事情,最后可能成就了。就是以苦为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