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习之旅(2)启动仪式、专家讲座、走入北京中小学
赫章县德卓乡初级中学――刘光翠
2018年7月16日
一,启动仪式。


《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启师计划――沃土奖”,暨乡村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多功能B会议室隆重启动,给我们主持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琼教授。
李琼,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教学专长研究,以及量化研究的大型数据分析。出版专著或主编著作3部,其中专著《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教学专长研究》出版社重印3次,主持省部级以上及国际合作课题10余项,在SSCI、CSSCI 及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在李教授的主持下,启动仪式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朱磊致辞。
朱磊领导向我们谈到。乡村青年教师要铭记习总书记的寄语: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牢记社会各界的关爱,3,牢记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是的,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快速成长。


(二),北京师范大学领导朱旭东致辞。
简介:朱旭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师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主持十余项教师教育研究重大课题,出版《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师范教育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教师教 育体系构建研究》《教师教育思想流派研究》《教师学习模式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等教师教育学术专著。在《教育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教师教育学术文章百余篇。主持、参与、起草国家教师教育政策报告、建议十余项。
朱教授给我们解释了“沃土计划”主要是针对乡村教师的计划,经费支出来自沃土奖百人培训奖励。是的,北京师范大学就是我们智慧的沃土,我们是沃土下的种子,在沃土上发光发热,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持续解决乡村教育扶贫问题,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精准扶贫需要持续做下去,我们此行可以享受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文化,感受祖国心脏跳动的魅力。

(三)汤敏博士致辞。
简介:汤敏,博士,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曾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副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2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兼职教授, 长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经济50人成员。
汤敏博士给我们谈论了“沃土奖”就是一种荣誉奖和精神奖。给我们解答了“乡村教师如何在互联网上学习?”互联网+与教育结合,可以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带进村小,推进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把最好的资源通过互联网送出去,从以前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过度到“互联网中自有黄金屋,互联网中自有颜如玉”。互联网把大家连接在一起,我们不孤单,也不孤独,学无止境,在学习中我们不散,持续教育学习,把优质的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我们也是最有责任的,要把所学去推动互联网教育,在地区推动。

(四)郑新蓉教授致辞。
简介:郑新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北 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少数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十三届、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从事教育学, 教育法与教育政策、基础教育改革、多元文化教有、性别研究以及妇女教育的教学和研究。
郑教授给我们提了三点建议:1,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故事,在开学第一课教给学生,可以是诗歌、故事、视频、图片,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2,在北京师范大学中,你能找出多少给我们青椒计划上过课的教师?3,书写乡村最美画卷。郑教授的建议给我们布置了很好的作业,让我们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学会分享,去感染更多的学生,同事等等。

领导致辞结束后,李琼教授给我们做了总结,感谢所有领导教授们的致辞与建议,我们一定会奋力向前的。之后,所有的教授、教师到京师大厦一楼门口拍照留影,是学习中美美的纪念。

二,专家讲座。
专家董春雨简介:董春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自然辩证法研究》副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保卫科学精神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系统科学学报》副主编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等。研究专长:科学技术哲学、物理学哲学、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教育与传播等。主要讲投课程有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史研究、科学技术概论等。发表《对称性与人类心智的冒险》等学术专著20余部,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 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社科基佥课题等多项研究。


董春雨教授给我们讲了《共同的期待――创新教育漫谈》,他从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解剖了这堂课。
(一)中国科学与教育的尴尬。

(二),如何授“渔”呢?

(三)我思故我在。

(四),自由的价值:一种教育管理者的视野。

董教授的讲座特别幽默,现场的一些示范很容易让我们明白,他的课程收获颇多,听起课来精神十足,享受在他的课堂中,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育确实也是需要不断的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够学生们的需要了,我们只有不断的更新,学习,才有更多的知识带给学生,使学生受益。
三,走入北京中小学。
今天下午1点,从北京师范大学准时坐车出发,去参观中关村第三小学,感受学校文化、了解基础教育变革。一到学校,就被良好的设施设备所震撼,这样的硬件设施是乡村学校所不能相比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自己所能,把所学最大努力的带去给乡村的学生们,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的魅力。

中关村第三小学简介:自1981年成立以来,现校四址, 分别为万柳北校区、南校区、红山校区和建安校区。建校至今,我们一直秉承海定教育创新基因,几十年如一日,栉风沐雨、低砺前行,缔造了一段又一段的光辉历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年路蓝线,新旧世纪交替的跨越发展与崛起,到如今基于全球背景下,-所引领基础教育 发展的3.0学校的建成,形成了“北京气质、世界品位、大家风范”的大家三小品牌特色,让中关村第三小学成为首都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创新的品牌学校。
“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是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由此,我们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坦者、社区等视作“学校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成员,与学生一一同学习进步。我们长期与各民族小伙伴保持着友好合作与交流,在“邻家孩子”的设计思路下,将维和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积极创造机会让乡村、民族、城市和国际的孩子获得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共同经历,将爱国主义精神,世界和平的种子植入心中。
“家和成学、知行合一、立天地心”是我们的校训,雁阵精神是我们的团队合作准则。我们以“安全、责任、尊重,规程、合作”通过建立积极行为的养成与支持体系,通过“真实的学习”为主线的生态大课程,让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彼此更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行为,获得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有效交流沟道、团队协同创新,追求公正、包容、规则的能力。
作为生活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学校,我们与国内外优秀学校比肩同行,通过打开围墙,寻找好学校的共同基因,给学校教育注入更多的资源和活力,扩展学校的发展半径,助推学校的创新发展和变革。
通过对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学校的魅力,在这样的学校里面读书,学生是特别幸福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大气的现代设计,C字母形的教学楼,没有一点死角,全是可利用的空间,走廊的绿色植被盆景,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教室,图书馆等等的设计,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班主群的教学理念,茶文化项目等等的一些学生学习活动项目,耳目一新,闻所未闻,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首都小学的魅力,被学校所吸引,此行的参观学习,收获特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