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木舒育儿

日本综艺实验夸奖:仅用50天,让平凡女孩变美变自信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羽木舒

01

50天内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样貌和气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最近日本的一档综艺节目,给出了让人感到意外的答案。先上对比图。

节目组邀请了一个只有戴上口罩才敢出门的女孩,跟一个帅气的男教师学习外语。而男教师则被节目组要求尽力夸奖女孩。

两人第一次见面,男老师就夸女孩的眼镜跟头发很配。惹得女孩不好意思地摘下眼镜,一个劲地擦。

接下来的日子里,男老师开启夸奖模式。

“今天衣服很漂亮。”

“你的皮肤很好。”

“你摘下口罩肯定很漂亮。”

......  ……

听了这么多夸奖后,女孩也很快发生了改变。

半个月后,购买时尚杂志阅读。一个月后摘下口罩,剪了新发型。

50天后,不仅变美了,还在镜头前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网友们除了惊叹节目组巨大的脑洞外,还震惊于女孩的变化。谁也没想到夸奖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医学美容只能修饰你的面容,而夸奖却能从内到外的改变你。

节目一播出,就引来了无数网友们的羡慕,纷纷留言求夸奖。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埋藏着一颗渴望被赞赏的种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夸奖,会给予孩子冲破风雨的力量,收获满满的行动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02

夸奖启发潜能,让孩子做得更好

1960年,曾在美国加州一所学校进行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个老师说:“你们是学校最优秀的老师,这次特意给你们最优秀的学生。希望你们好好教。”

两位老师听后很高兴,都非常努力地教学生。学期结束后,这两个班的成绩果然是全校最好的。

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但事实上学生是随机选出的,并且这两名老师也是随机挑选的,并不是学校里真正的最优老师。

老师和学生都很普通,因为一句夸奖结果却如此不凡。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我们受到夸奖时,自信和自豪感都会增强,也有更强的动力去做得更好。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

当他走进小学时发现,这里的孩子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

当一个名叫罗尔斯小男孩从窗台上跳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抓住他的小手仔细看了看,并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尔斯大吃一惊,长这么大只有奶奶夸奖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一名船长。

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

他记住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此以后,“成为纽约州的州长”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信念。

他不再打架斗殴,不再污言秽语,成了班主席。还一直以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还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罗尔斯本来可能会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但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不仅改变了人生,也创造了历史。

再微小的一句夸奖,都能给予孩子无穷的动力,让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

03

夸奖给予力量,让孩子更独立

在一个TED视频中,从事父母教育工作的张晓磊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妈妈说,她的女儿比较内敛低调,平常听到那些你真棒,真好之类的话,总是简单地回一句“哦”,并不会太当真。

有时甚至还觉得这是父母在故意讨好她。

有一次,他们全家去澳大利亚旅游,原计划去一所当地大学参观。但没打到车,她和老公英文又不好,完全不知道怎么去。

这时她女儿不慌不忙掏出手机,打开谷歌地图,经过一番查询后告诉父母应该怎么走。

他们坐公交转地铁,期间还走了不少弯路,最终找到了那所大学。这一路上全靠女儿指路,妈妈十分吃惊和骄傲。

这次她没有简单的夸奖“你真棒”,而是说:“这一路上我都不知道怎么办,爸爸还在旁边瞎参合,你却一直坚定地看着地图领路,你是怎么做到的?

女儿听到夸奖后特别开心,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大喊着我终于不再是路痴了。

接下来他们去的第二个城市,正好有女儿的朋友。

于是女儿主动提出要跟朋友去逛街,不带父母。因为她相信自己绝不会在这陌生的城市中迷路。

列夫·托尔斯泰说: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成长有时候就在一瞬间,没有妈妈的夸奖,女儿不会如此自信。

孩子早晚都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夸奖能给孩子更多的勇气,提前迈出自立的一步。

04

夸奖的3个技巧

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夸奖如此重要,那我们又该如何去夸奖孩子呢?

1.要夸奖细节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年轻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成。

流落到巴黎时,期望父亲的朋友能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

父亲朋友问他:“精通数学吗?”大仲马摇头,“历史地理呢?”他还是摇头,“那法律呢?”……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大仲马都在摇头。

最终父亲朋友只好先让大仲马写下住址,另外再想办法。

正当大仲马写完转身要走时,突然被父亲的朋友拉住说:“年轻人,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擅长的呀!字写得好文章就能写得好!

大仲马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真诚地夸赞自己,于是他开始慢慢放大自己的优点,一生笔耕不缀。

当你想表扬孩子时,记住一定要从细节出发,舍弃那些模糊的词句。

只有让孩子觉得你是发自肺腑地在夸奖,看到孩子真正做得优秀的细节。孩子才会诚心的接受,并建立起自信和自豪感。

2.要夸奖努力

几年前,美国心理学会(APA)发表了一份关于一组五年级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验报告。

在这个实验中有些孩子会被夸奖为“真聪明”;有些则会被夸奖为“真努力”。

研究人员发现,赞扬儿童的智力弊大于利,因为它最终使他们无法应对失败。

另一方面,那些因其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儿童更努力也更愿意接受挑战。

研究人员说:“称赞孩子聪明,基本上是赞美他们的基因禀赋,而不是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

我们夸奖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强的动力去学习,有面对挑战的勇气,而不是故步自封,沉浸在过往的荣誉中。唯有努力才能改变现在,创造未来。

3.夸奖有度

说了夸奖的诸多好吃,父母们难免想着天天夸孩子。

很可惜,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不仅没有什么正面效果,反而还有负面影响。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曾做了一个实验,把老鼠关进笼子中,当它按下笼中的推杆,就会有几率掉落食物。

当几率是100%时,老鼠只会在饥饿时才去按推杆。而当概率降低时,老鼠则会不停的按压推杆,期望获得奖励。

这种随机奖励更有效的现象,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游戏中。

如果不管孩子做得是否真好,而盲目表扬,那么他们难免会骄傲自满。甚至觉得我做什么都是对的。

我曾有位同事,因为从小被父母夸奖,觉得自己做得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在工作中经常跟同事发生摩擦。

前不久,他当众跟领导争吵,还偷偷发文羞辱。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被领导看到,最后只能辞职离开。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赞扬,像黄金钻石,只因稀少而有价值。”

任何美食吃多了也会腻,夸奖也是如此。当孩子表现优秀时,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大声夸奖;当孩子表现一般时,我们则应保持沉默,等待下个时机。

恰当的夸奖就像微风,从背后轻推着孩子向前走;过度的夸奖则像狂风,卷起孩子飘在空中随时可能坠落。

我们可能无法给予孩子最美的衣服,最好的玩具、最香的食物,但由衷的夸奖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给予的“礼物”。

—END—

PS: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在这个群里:会定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大咖为大家分享优质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加入。

入群方式:+微信woshihuairen__wow,回复暗号:入群。

—作者简介—

羽木舒亲子育儿,拥有数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医生、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专为0-12岁宝妈们打造育儿宝典,期待您的关注(id:babyymsyr)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