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One 脑洞大开的历史书

2017-10-04  本文已影响158人  天涯煎了个蛋

写在前面:

这是一本被书名耽误了的好书。
这真的不是一本讲拖拉机发展史的农业书籍!



目录:
1、成就影响
2、作者介绍
3、故事主线
4、人物冲突
5、人物关系
6、拖拉机
7、佳句赏析
8、感受


1、成就影响

小说在英国刚出版时,Amazon是把它归在非小说的科技类里,不少书店也把它放在农业书里。

这样一本看似早该被淹没的书却靠着读者的口碑,从农业科技的死角漂亮翻身,力压风头正劲的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和《天使与恶魔》,成为2006年的图书销售冠军。

此后,凭着其文学魅力和出色的小说风格,《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更是入围多个文学奖项,一时之间,柳薇卡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英国文学圈,作品也很快被翻译成29国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


2、作者介绍

玛琳娜·柳薇卡( Marina Lewycka),二战结束时出生于德国基尔的难民营,父母均为乌克兰人。她在英国长大成人。在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任教。已婚,女儿已长大成人,居住在谢菲尔德。


3、故事主线

主线:一位长期居住英国的84岁老鳏夫与一个想通过结婚移民的36岁乌克兰掘金女的荒诞故事。

支线:拖拉机简史。“父亲”的一本小说。

暗线:是一个家庭背后的家族兴衰,及与之相关的大气候,大环境的变迁。(乌克兰民族)


4、人物冲突

故事中最大的冲突就是姐姐薇拉与妹妹娜杰日达之间的明争暗斗。

也就是在战争宝宝与和平宝宝之间的冲突。

姐姐是战争宝宝,悲观主义者。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别人(非贬义)。

妹妹是和平宝宝,乐观主义者。以最大的善意对待别人。

两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形成了迥异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

后来因为母亲遗产分配问题产生隔阂,又因父亲再娶问题并肩携手。

为了拯救父亲可预知的人生大难,姐妹决定搁置长期的感情不和,联手把工程师父亲从体态丰满、风骚妖艳的瓦伦蒂娜手中解救出来。

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再加上无力的国家机器、漠然的邻里,让这场战争变得胶着起来。

而随着双方战争逐步解开了家族的秘密、一连串悲喜交加的往事、一段国家历史……


5、人物关系

故事以娜杰日达为第一人称书写。

1)祖父母

(1)米特洛凡-奥切雷特考(外祖父)

家庭:富农,农场主,养马人。

父母捐钱进入军队,成为骑兵军官,一战战争英雄,沙皇授予圣乔治十字勋章。

1917十月革命后,参与反叛的乌克兰民族共和军,试图谋求乌克兰独立。

内战失败后,逃亡土耳其。后在索尼娅(祖母)哥哥帕维尔(列宁朋友,铁路工程师,修建从基辅到敖德萨的第一条铁路)帮助下得到列宁特赦,在基辅军营做击剑术教官。

1930年,苏联发动大清洗运动,米特洛凡被捕入狱,后处决(人民的公敌),但家人得以幸免。

(2)索尼娅(外祖母)

城里人。18岁奉子成婚,19岁生两女。

1932-1933年苏联大饥荒时期,靠野草、老鼠、马具生存下来。

1933年,想办法弄到通行证,投奔索尼娅姐姐舒拉(丈夫是斯大林时期伏罗希洛夫元帅的朋友,没有孩子)。

先当老师,后舒拉丈夫走后门安排到机车厂。

(3)马耶夫斯基(祖父)

家庭:乌克兰知识阶层,教师家庭。

祖父:曾担任6个月的自由乌克兰教育部长。

(4)纳迪娅(祖母)

评价母亲:相当野。

2)父母

(1)尼古拉-马耶夫斯基(父亲)

1936年,24岁结婚。没有怀孕,白水一样的婚姻。

想当工程师,却被强迫当兵。二战基辅战役中做了逃兵,钻进犹太人墓园,与死人同眠,靠墓园李子树为生,后被人发现,告发后被苏联红军抓获。

狱中用碎玻璃割喉,被医院医生所救,最后回到家。

后来一家人在德拉钦西的集中营待过,战争结束后,根据丘吉尔-斯大林协议,波兰人可以留在英国,乌克兰人被遣返。因为各种幸运,一家人被视为波兰人,留在英国。

“这样的幸运,足够维持一生了”。

生活态度:活在当下,有钱就花,除了每月固定上缴家用部分外,全部花掉(新衣服、照相机、唱片、新摩托车)。

1996年,84岁,与一个想通过结婚移民的36岁乌克兰掘金女瓦伦蒂娜结婚。

结婚理由是:“她是波提切利的出水的维纳斯。金色的头发,迷人的眼睛,上等的乳房(重点)”。

后来在两个女儿的介入下,逐渐从所谓真爱的梦中醒来,与瓦伦蒂娜离婚,住进老年公寓。

(2)柳德米拉-奥切雷特考(母亲)

经历过大饥荒,饥饿意识非常重,非常非常节省。

蔬菜瓜果全部自己种,能自己做的绝不买,要买的一定买最便宜的(特价减价的、过时的、有小毛病的、快变质的等等)。家里的储藏室堆满了各种食物:肉、蔬菜水果、面粉、饼干、自制果酱……应有尽有。

经过50年的节俭、储藏、烘焙和制作,从丈夫给的钱中积攒了几千元的小存款(全部遗产,给了两个女儿,没有给丈夫)。

(3)瓦伦蒂娜(后母)

为了给儿子斯坦尼斯拉夫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试图与尼古拉结婚移民。

但在尼古拉两个女儿的阻拦下,移民失败。

离婚后与前夫回到乌克兰。

3)同辈

(1)薇拉(姐姐)

战争宝宝。

出生在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种族冲突前夜,出生在一个已经饱受饥饿蹂躏、在一个患有妄想症的暴君(斯大林)的疯狂钳制下快要窒息的国家。

在极权体制下,在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里,在战争的摧残下,活了下来。

离异。

(2)娜杰日达(主人公,我)

和平宝宝。出生在和平时期的英国,刚刚胜利,虽然百废待兴,但到处充满希望。

社会工作者。


6、拖拉机

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嵌入在生产机器中。

于是,工程师父亲就拿拖拉机为例,研究工程技术世界观这种意识形态。

拖拉机是载体,是国家、政治、历史、意识形态的载体。

这部分可以从主线故事中分离出去,单独成章。


7、佳句赏析


8、感受

这是一本看到名字就不想读,读到最后觉得还不错的书。

这本书的关键词是:活下来。只要活下来,就有希望。

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的书名。

如果换个书名,《乌克兰历史》,或者《乌克兰的一家子》,或者《84岁老鳏夫与想要结婚移民的36岁乌克兰掘金女》,这本书估计就没多少人想看了。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书名一度被雪藏,也因为书名大红大紫。

怪异的书名,一部乌克兰民族的苦难史,缺了哪一个都成就不了这本书。

(因为作者对历史的描写并不深入,而是花了很多笔墨描述主线之间的冲突以及双方争斗的你来我往,而且这种描述也像尼古拉与第一任妻子之间的婚姻那样如白水一般。不过这种白水一般的生活也正是普通人的生活,只是在那样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就会显得太过普通了,普通的让人无奈,让人绝望。)

整个故事,用作者的话来讲就是:我母亲去世两年后,我父亲与一位离过婚的妖艳迷人的乌克兰金发女坠入爱河。他时年84岁,而她36岁。她就像一枚毛茸茸的粉红色手榴弹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骤然爆炸,搅的浑水四溢,将许多沉于记忆泥沼下的淤泥翻上水面,狠狠地踹了我们家族幽灵的屁股一脚。

作者从普通家庭生活这个小分子出发,与历史编织融合,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民族的具体苦难,还有普通人逆境求生的生活细节、所思所想。

这是一次挺有意思的阅读,因为他让我对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