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
繁盛的景象没有映入他们的瞳孔,无数的财富没有落入他们的手中,他们是“穷人”。这个名词似乎简单,却很难用一个全面的定义来解释。他们被描述的有时艰苦、有时朴素、有时崇高、有时顺从、有时无助、有时狡诈。
大多数时候,贫苦农民那天聋地哑的悲剧命运,很难从根本、整体上得到改变,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光鲜,背后牺牲的正是农业。然而腾飞的经济并未让他们收获多少满足和幸福,除了让他们吃饱饭,似乎没有让其享受到和国家整体实力相当的体面和尊严。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很多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念),信念不坚定、拖延。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无须担心我们的明天是否面临生存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时时运用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不过,必须清楚的是,即使这些人处于贫穷状态,他们的机会在所有方面都和我们一样。穷人与我们有相通的欲望和弱点,也并不比我们理性多少——正好相反,恰恰因为他们几乎一无所有,我们常常会发现,穷人在做出选择时会非常谨慎:为了生存,他们都需要成为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
可是,为什么穷人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还是大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已经习以为常,几乎不会在这些方面细细思量。每天微薄的收入对于穷人却意味着: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会受限——所有东西都要花钱来买。因此他们常常对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特定信息一无所知。在他们眼中,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很多机构并不是为他们这样的人而建的,很多政策却是专门为了让他们更加贫穷而制定的。同时,大多数穷人都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更不要说退休计划了。这就相当于,穷人在大字不识、缺少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却要根据很多细则做出决定。
就像加尔布雷斯说的:“农村的贫困也是让人很棘手的。在农村,人们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或者一直处于生存线或接近生存线的状态。”身边真实案例即可作为这句话最好的印证。我的童年玩伴,小丽来自一户普通的农村贫困家庭。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底才回家。平日里小丽和家中的奶奶一起生活,照顾家中的两个弟弟妹妹。这个家庭就仅仅靠着小丽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但是辛辛苦苦从年头到年尾努力工作,过年时老板给的却是所谓抵工资的大串火鞭和一张白条。尽管只能讨要到很少一部分的工资,但只待在家里,就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来源,而孩子逐渐长大,老人年事已高,家中吃饭、儿女上学、老人善终,这些事情一件件压在这个家庭上。
可是真正让我心惊的是,这家人对于贫穷的接纳。摩罗曾在《我是农民的儿子》一文中感叹,“所有的农民都本能地希望通过儿子进城改变家族的命运,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过是复制电影上流行的‘你撤退,我掩护’的故事模式,留下来作为后盾的人不堪一击,固然难免一死,逃脱者面对亲人的沦陷更加无能无力,也只能痛不欲生地仰天长嚎。”小丽家中的奶奶,每天在小丽弟弟耳边嘟哝:“将来一定要挣大钱,做大官。”在那位奶奶的眼中,拿那么高的学费去上学,还不如早早出去打工,因此那位奶奶和小丽的父母商量,让小丽辍学去深圳打工来补贴家用。直到现在,我耳边还依稀回响着小丽的尖叫、哭闹和她父母“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的高声呵斥。最终还是妥协, 之后她外出打工、我课业繁忙,两人很少见面。
这个家庭,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小丽和她的弟弟妹妹都踏上了下一轮的打工生涯,但是和他们的父辈比起来,他们并不能做到那样吃苦耐劳和精打细算。因为在外的打工经历和喜欢攀比的年纪,新一辈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当下的消费理念。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智能手机和时尚衣服是少不了的。另外,留守儿童的恶果开始显现并陷入恶性循环。那些年轻的母亲,似乎把打工当成逃避家庭琐事,去大城市“见见世面”的好借口,她们想不到,自己的离开对下一代留守孩子是多么巨大的伤害。
为什么穷人的出场总是在沉重的悲剧或者是励志的鸡汤中?最起码后者的处境得到了改善,然而前者呢?最不幸的是,悲剧从来不缺,励志却是少数。为什么我们总是将怜悯的眼神投向穷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他们,却从来不会去和穷人合作或咨询他们的想法呢?因为教育的缺失和知识的匮乏,让我们潜意识中将他们放在“拖后腿”的能力不足者地位,而非地位平等的合伙人的位置。
即使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让穷人头痛的还是因为无法获取足够的指导信息,也做不到对教育资源质量和数量的细致了解。这其实也是一种代际之间的恶性循环,亦很难改变。于是,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穷人往往会质疑那些短期内看不出回报的投资,怀疑其生活产生根本改变的可能。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放眼未来、目光长远,还不如舒舒服服、活在当下。
像这样可怖的社会的结构性差距还要延续多久,让人心痛的穷人希望改变自己悲苦处境的朝圣在何时才会结束?徒留叹息……
(作者:李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