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的本质,你也许想知道这些大神的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4821/c5edbb9369e1939f.jpg)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里边对时间的本质性东西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树立起对时间的一种观念。
下面几位大佬对时间的认知,则是基于自身对时间的看法,涉及如财富、商业、互联网等等,其实这些观点也可以侧面印证之前提到的观点:相较于金钱而言,时间才是行走世间的唯一货币。
1、李笑来:财务自由的本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4821/4b3f7e0296e40a49.png)
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我们一生在做的所有事,都在消耗只去不回的时间。如果你做的事能让你有所收获,那么你付出的时间可以视作「被出售」了。我们每个人做的所有奋斗的本质,都是让自己出售的时间单价更高。
你会想到一种非常直接的提高时间单价的方法:打工的人会首先想到提高自己的时薪。但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人会对这个概念产生思考上的飞跃——提高时间单价的方法,就是想办法把原来一份的时间,卖出更多份。
写长销书的人、做出可口可乐和老干妈的人、做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交易时间(市调,他们甚至不需要卖自己的时间)的人,他们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出了更多份,或是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时间,只需要在自己组建起来的平台上看着别人卖时间抽水……而且更牛逼的是,就算他们死了,他们的时间创造的成果也依然可以继续,这才是我能想到的,最彻底的财富自由。
2、小马宋:互联网流量的本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4821/8b76c9e5ba60bf50.png)
2016年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持续走低,各个电商、视频网站、新闻媒体、各种移动应用APP的流量几乎都出现了令人心惊胆战的下降。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靠流量生存的应用都出现了流量下降的情况,那流量到底去哪了?实际上流量并没有消失,移动互联网的总流量依然还是增长的。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流量的本质就是互联网用户的时间。所以流量其实就等于用户数与用户使用时间相乘。理论上来说,只要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不断增长,或者用户单日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增加,总流量就会持续增长。
2015年,微信公号的注册量就已经超过1000万个,今年上半年,突然又冒出了几百个做直播的,直播是一个巨大的时间消耗器,一个宅男在那看着一帮锥子脸的网红卖弄风情,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而且还有大量的新推出的游戏,这些都是用户的时间杀手。也就是流量杀手,这么多杀手在抢流量,所以谁的日子都觉得不好过了。
互联网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也让资讯变得无比海量,它的容量没有限制,但用户的时间是有边界的,一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能拿出来上网的时间有上限。
从根本上说,互联网创业就是一场争抢用户时间的战争,在这场争抢用户时间的战争中,有两大阵营。
第一大阵营是用来消耗用户时间的。比如视频应用、直播、游戏、音乐、网络文学,跟传统的书刊电视一样,用户使用它就是为了消磨时间。
第二大阵营是用来节省用户时间的。网络订餐、票务、工作协同、在线课程等工具和服务,是节省时间的。
3、和菜头:时间的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4821/8e6b47b56bf5c4eb.png)
个人的时间和认知,其实在社会上已经通过市场给了定价。能够满足互联网认知盈余需求的人,最终也会和出价想匹配。
说白了, 你出多少钱,你能得到多少价值的分享。那么,网上10块钱或者100块钱能买到的答案,质量最终又能如何呢?分享这种想法里隐含了平均的思想,而能够品均分配的社会资源, 注定不会价廉质优。
所以,心灵鸡汤和常识永远供给充分,而股市内部消息在网上永远稀缺。
如果把时间视为一种货币,那么,把时间花在通勤上毫无疑问是一种贬值。这种贬值能增加你朱旭户口上的结余,但是两相对比,你依然是亏损的。因为同样的时间,如果你拿去做的不是通勤而是别的,哪怕是拿去加班,起码也拥有了更多晋升的机会,意味着有了收入提升的潜在可能。
十年时间下来,人生将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样子。
4、罗振宇:商业竞争的本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4821/b5bdb0f4e2720d3c.png)
在商业领域人们经常谈论行业竞争,但是在未来,竞争其实不是行业内的事,最悲催的就是赢得了行业的竞争,但还是输掉了公司的未来。为什么?因为未来的商业竞争本质上争夺的是消费者的时间。
随着科技发展,未来一切都可能是充裕的,唯独人的时间和消费者的注意力是稀缺的。电影院、咖啡馆、出版社、培训机构、旅游公司,实际上都是在争夺同一批消费者的时间,是同场竞争,没有什么行业之分。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一个只会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收进来的公司是没啥前途的,更重要的着眼点,是你占用了消费者多少时间。
凯文·凯利在新书《必然》中提到,「未来很多行业其实都是过滤器,在海量对象中把无效的选择过滤掉,让人更好利用时间的过滤器」。
······PS······
现代社会越来越趋向于扁平,也许六度空间理论将会被打破。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你想要产生联系的人进行对话,并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印证。话虽如此,但如何使人愿意与你产生联系,与你产生对话,也许就隐藏在我们投入的时间货币是否在产生着额外的溢价。
时间面前,每个领域,每个自我,绝对公平。这是时间给于你我的礼物,也是它的本质。
那就和别人不一样,世界有这么多种可能去探索,公众号:先见者(theseers),欢迎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