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每周500字每天写1000字

那年,端午

2018-06-17  本文已影响45人  醉瑶台1

还记得,那年端午。

那年,端午节前后,新收的麦子已经入仓。家家户户会特意用新的麦子蒸馒头。从先一天晚上的泡酵头,第二天早上和面,第二天中午待面发好以后开始蒸馒头,每每几笼馒头蒸好要到下午两三点。但大家乐此不疲,充满期待。

新麦子的馒头蒸好了,父亲便拿起一个馒头,掰一点入口,慢慢的品尝。然后掰一点给母亲,母亲也平声静气的慢慢品尝。品尝完了,父亲和母亲便会就今年的麦子的成色做一些讨论。有时候,刚好有来串门的邻居。父母便会拿一个馒头给邻居们尝尝,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新麦子的成色。

大家在一起讨论新麦子的成色,表情庄重,语气诚恳。直到今天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一件非常非常严肃的事情。

那年,端午,人们把对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期待藏在一株株麦穗里,装在一棵棵麦子里。

馒头

那年,端午的前几天开始,母亲就和周围的女人们一起开始忙活了。

五花绳,用五色的丝线,拧成一股绳,带在手腕和脚腕上。香包,用各色花布、丝线,做成立体的动物造型,里面装上香料,挂在胸前。肚兜,用红色的布做成肚兜,上面绣上各种图案,缝上五毒的立体动物造型,一般是给小孩子带。那时候,这些复杂的工艺我们小孩子不会做,可是也是手痒的步行,我们就用丝线做各种三角、绣球,挂在门口或者房子里。

有时候,白天太忙,没有时间做,母亲就会熬夜来做。家里姐妹多,母亲往往要熬很晚。但是不论多晚,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枕边的五色花花绳和香包。

那年,端午,人们把对安康生活的期望编进五色绳里,装在荷包里。

五色绳 荷包 三角绣球

那年,端午,除了玩的,顶顶牵挂的就是吃的东西了。

那时候家里会包粽子,糯米的素粽子,没有任何馅料。用粽叶层层包裹,上锅蒸熟,待晾凉了,盛在盘子里,淋上甜甜的蜂蜜。一口下去,凉丝丝、甜蜜蜜,浑身舒坦。

现在在南方,吃的粽子里有各种各样的馅料,但总也比不当年那一口蜂蜜凉粽的香甜,甜到心里。

那年,端午,人们把对甜如蜜的生活的期望,包进一个个粽子里。

蜂蜜凉粽 黑糖油糕

那年,端午。当我们起床的时候,父亲早已将艾叶挂在各个房门口,母亲早已经盛好了粽子,煮好了鸡蛋,炸好了油糕。我们起床后,雀跃着,在手腕上、脚腕上缠好五色花花绳,胸前挂好香包,吃几口粽子,左手拿着油糕,右手拿着煮鸡蛋,迫不及待的冲出门去。小伙伴们也早已经冲出门来,大家在一起展示着、比较着、讨论着各自的五花绳和香包。

那年,端午,我们的快乐,简单而深刻。

我们的五花绳和香包一直要带到六月六,然后摘下来,扔到家里的水眼,据说这样才能彻底起到祛病防疫的效果。我们都牢牢记住老人的话,虔诚的遵守着。

那年,端午,心里的长长久久的牵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