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的逻辑
轻轻的合上《三国演义》,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刀光剑影的疆场死战,尔虞我诈的官场争权,一番风暴之后,所有的都成了灰烬,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历史的逻辑天下纷争之时,豪杰并起。曹操打败了吕布袁绍等多家势利,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三顾草庐遇贤臣孔明定下了鼎足而立的战略,其后稳居西川,大有侵吞华夏之势。孙策占据江东,孙权玺位,励精图治,启用贤臣良将,履破入侵势利,窥探中原。
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之后,是否各家都想着相安无事呢?
不是,蜀国最小,却一直在进攻,孔明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最后一次殒命五丈原。紧接着姜维八次伐魏,依旧无功。蜀国百姓才是最苦的,武侯虽怜恤百姓,杯水车薪何足救哉?后主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朝臣再有心又有什么用呢?
吴国常贪于小利而兴兵伐魏,虽有寸功不足道也。其在国内能够发展生产,百姓稍有安稳。然而朝政堪忧,要么是权倾朝野的将帅把控朝廷打压异己多行不义之事,要么是昏庸无道的君主不听谏言乱杀忠臣。失人心者失天下,自古皆然。
魏国每每防范于蜀国进攻,退敌之后便退兵。魏篡汉,晋篡魏,历史的重复何其相似。魏国地盘最大,也最有势利,因此吴蜀两国共同敌魏。朝廷内部依然混乱,司马家族与曹氏家族的政权斗争充满着腥风血雨,历史最终选择了因果报应。
最终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家实力对比来看并不是太过悬殊。最大的差距在于司马昭相比于刘禅和孙皓,多了几分抱负,多听了几句建议。
刘禅宠溺宦官黄皓,在生死攸关之际,姜维上谏请惩处这样的误国佞臣,刘禅却说一个小官,又怎会影响国家安全。昏君竟是如此相似,孙皓宠溺的中常侍岑昏也是如此,兵临城下之时仍然为参昏开脱:量一中贵,何能误国?
三国归一统,然而黎民百姓并没有就此走出水火,等待他们的只不过另一位残暴的统治者。
回想当年初起之时,各自均打着正义的旗帜,诛反贼兴汉室。待到自己继位之时,一切谎言都变得那么虚伪。然而,没有人有能力调度乾坤,去改变什么。因为有兵权就有话语权,一个个臣子口中高喊着忠心,却不时打着牟利的小算盘。
三国,三个国家,是否有着正义?谁都没有资格说自己有多么伟大,救民于水火的诺言只是不得意之时的慰藉。真有权利之时想着的却不时黎民百姓天下苍生,而是如何享乐,如何追逐功名。
当陈胜吴广起义喊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时,百姓才意识到,原来皇帝可以轮流做,就看你有没有胆量,缺不缺那个能力。如果有机会,芸芸众生都将在时代的潮流裹挟下,去翻江倒海。至于胜败,便似那江水泛起的水花,绽开一次便是凋零。
这,不就是历史的逻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