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读书

看不见自己?就把自己保护了?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慧不慧

【原文】

在谈到自己时,他们不是谈论自身的一些情况,而是着眼于被问及的问题,比如学化学的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目前这个专业时,往往会说化学领域的薪酬水平高,再比如在谈到为什么选择目前这个约会对象时,他们往往会说,他是一个让人感到很温暖的人,但在回答关于朋友的问题时,他们的着眼点,往往是朋友的能力和需求。比如说“他擅长数学”,“他有些依赖人,需要那种有主见的女人”。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在考虑自己是往往过于关注情境因素,还在考虑他人时,往往过于关注对方的性格倾向。

来源:《敏捷革命》P71

【核心概念解读】

我们对自己太仁慈,一切不好的,在自己看来,都不是自己造成的,都是外界的因素导致的。而对他人总是充满了评判,他是这样他是那样,总之他就是那个德行。

没有人会幸免,这是深藏在我们潜意识里的劣根性。

我们对自己太好。

【个人体验】

当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第一条件反射就是不加思索的给自己找个理由。

这是谁呀,把东西乱放在这里?

不是我。

我只不过……

这样的情景不断的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凡事都从外面找原因,都不是自己的原因。

但是换个角度去想,都从外界找目的是什么?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吧。

但从成长的角度去想,都是外界的,自己就不会有任何的成长了。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如果遇到事情,打破这种惯性思维,而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己会不会变得更好?

会的吧。

【行动指引】

打破惯性思维,stop,从自己的感受需求和身上去找原因,放下自我保护的外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