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太重要!
对于无论是大人之间还是大人和小孩之间来说,关系都太重要。道理很简单:
· 如果我们互相摩擦,我们会变小,感觉还会痛或不舒服;
· 如果我们彼此相容,我们不但能保有自己,也能拥有对方;
· 如果我们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又知道如何满足他,我们之间就不会有无法相容的问题。

没有良好关系会出现以下5个征兆:
1. 缺乏尊重 no respect
2. 没有时间给对方 no time
3. 彼此之间有无法相容的目标 no common goal
4. 彼此厌倦 boring
5. 常因小事怄气 angry
关系破裂会出现的严重后果:
1. 断绝关系,终身遗憾
2. 失去自我价值
处理家庭关系不是这样的么?

建立关系前需要先默念这两个心语:
1. Connect before Correct 先连接再纠正
切记不要让孩子有自卑的感觉
2. Follow before Lead 先跟随再引导
切记:不要让孩子有跟不上的感觉
巩固关系的方法:
方法一:别因小失大
不要认为孩子想自己吃饭是小事,也是在闹事。此事对他来讲,是大事,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突破瓶颈,成为独立人的第一步。
方法二:调整目标,看见彼此同一个目标
1. 孩子和我们的同一个目标相亲相爱,你我同在;
2. 我们和孩子的同一个目标是一起长大,互相扶持;
方法三:坚持尊重
1. 跟他说话: xx, 我听到你在哭,你难过了吗?我看到你在踢,感觉你好用力…
2. 听他说话: 看着他说话
3. 优时间(Quality time): 让孩子当导演
方法四:界线分明(界限/界线)
红绿灯的方法 (请看下一篇文章)
方法五:用大自然的馈赠滋养自己和孩子(请看下下篇文章)
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在满足他的需要时处好关系? (请看下回分享)
Q & A:
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有暴力行为或害羞退缩、无精打采;
1) 因为他们的需要没有被看见;
2) 他们的事被成人看成是小事;
3) 暴力行为是反抗的外显形式之一;要发泄,要引人注意;
4) 害羞退缩是因为经常被纠错,
5) 因为他们没有被尊重;
用简单的观察与引导方法,看懂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恰当的帮助
观察前必须先认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不然观察都是主观的。
3. 让成人有序的学习养育与教育孩子的科学的培育方法
发达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是受培养者是否能成为一名能干的好手,他必须拥有这 三个特征:
1) 我知道怎样做
2) 我可以做
3) 我要做
要达到以上的结果,就必须有一套不一样的培养(培训)方法。尤其是幼师必须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婴幼儿的学习方法,才能理解和体贴孩子。也就是即将成为幼师的人也要用婴幼儿的主动学习方法学习。这样才能体会婴幼儿的需要和体验满足需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