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钻公会散文想法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2019-03-17  本文已影响159人  心平气和断舍离

  一、历史背景:

      1964年,陈毅出国访问期间写了许多诗章。回国后正值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中,毛泽东问陈毅,最近怎么看不到你写的诗发表呢?陈毅自1963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昆明杂咏》以后,很少有作品公开见报,毛泽东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便主动问起来了。陈毅见主席如此关注自己的诗作,便回答说:“一年来,我走访了近20个国家,随手写了十几篇诗,现在还没有定稿,等改好之后,我想呈送主席,请主席大笔斧正,不知行不行?”毛泽东听罢,含笑答应:“好啊。”

      1965年春,陈毅将加工修改后的《六国之行》共7首诗呈寄给了毛泽东。同年7月21日,毛泽东复信陈毅,对第一首作了修改,并加了一个题目《西行》: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西行》这首诗主要是从总体描述了当时出国的情景,后面的六首则分别抒发了访问六国的感受。经过毛泽东修改后的《西行》,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完美,成为非常严谨的五言律诗,而且内容愈加充实,远远超过了某一次出国访问的范围。比如“鹏翼展”、“千钟酒”、这可以说,是毛泽东主席修改。

    毛泽东这次给陈毅的信是专门谈诗的。在信中,毛泽东对诗歌创作和中国诗歌的前景发表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体现了对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极深造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有重要价值的“诗论”,也是两位革命家几十年诗交的结果。

二、书信内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只给你改了一首,还很不满意,其余不能改了。

      西行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又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如杜甫之《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然其中亦有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韩愈以文为诗,有些人说他完全不知诗,则未免太过,如《山石》,《衡岳》,《八月十五酬张公曹》之类,还是可以的,据此可以知为诗之不易。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以上随便谈来,都是一些古典。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以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又李白只有很少几首律诗,李贺除有很少几首五言律外,七言律他一首也不写。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

祝好!

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上文为书信定稿后文字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陈毅诗词选集》中 六国之行 共六首,毛主席只修改了以下的 第一首,取名《西行》。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三、发表于1977年诗刊的书信原文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毛泽东论诗书信及修改

  四、原书信的二十处修改及我个人理解的理由

    1、“你叫改诗”修改为“你叫我改诗”增加了一个我字,显得非常亲切。

    2、“五律 ”修改为“五言律”,概念用词更准确。

  3、“没有发表一首五言律”在发表后面增加了一个“过”字,句子更加的顺畅。

  4、“律诗要平仄”在要字后面加了一个“讲”字,强调了律诗的规律性。

  5、“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这句话下面有下划线,充分体现了主席的谦虚。

  6、“我则对于词学稍懂一点”在词学前面增加了“长短句的”。改动后,缩小了词的范围,充分体现了主席的用词严谨和谦虚谨慎。

  7、将西行下划线,确定为题目

  8、“鹏()展”改为“鹏翼展”,大鹏展翅翱翔,气势雄伟壮观。

9、“千斟酒”改为“千钟酒”改一“钟”字,把动词换成了量词,与下一句 “山栽万仞葱”形成更加工整对仗。

10、“极不满意”改为“还很不满意”,弱化了不满意的程度。

11、“其余不改了”,修改为“其余不能改了”。我个人理解不改了,可能含有不愿意修改的意思,而“不能改了”则是主席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对于五言律诗的研究不够,非常谦虚。

12、“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后加一个“的”字

13、比兴概念的原文 引用 改动

14、“他完全不短知诗”删掉了一个多余的短字。

15、“宋人不懂诗”前面加上了“多数”,毕竟不是所有的宋人都不懂诗。

16、“一反唐诗规律”改为一反 “唐人规律”,改为唐人后与前面宋人形成了对应。

17、“古典()”,改为“古典绝不能要”。

18、养料和形式之间删除了一个标点顿号。

19、“形势”改为“形式”。

20、 李贺的诗很 ()一读,改为 “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增加了“值得”两字,增加了推荐的分量。

    毛主席非常推崇李贺, “ 人到正道是沧桑”一句便为李贺的诗作。

  注:()用于表达原文已经涂改部分

  五、毛泽东主席非常重视文章修改

    从一封短短的书信20处以上修改,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主席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

      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写到的观点“多看文章”、“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等观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他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  —《反对党八股》
      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反对党八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