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法

天泉证道.严滩问答

2020-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证道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四句教解读如下:

    第一句话即体,空如来藏,心之本体即性(空性、佛性、自性或道等),宇宙的源头,本来面目,不生不灭。

    第二句话即相,不空如来藏,心中生(意)念,念念成相,就形成“心世界”。即念头。

    第三句话即用,良知者,心之本体也,所谓恒照者也。良知是能判断是非的心,即良知具备“觉知”功能。

    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妄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

    第四句话 即功夫,关键在于那个格物,格物就是格心(即正念头),关键是格除你恶的念头。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严滩问答

    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相之说。先生日:“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先生然其言。

    此即“严滩问答”,发生在阳明起行征思田之际,钱德洪与王汝中追送阳明到严滩时发生的一段对话。“严滩问答”与“天泉证道”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谈的都是本体和工夫问题,不同之处在于,严滩问答更像佛教的偈子。

    “严滩问答”可以说是“天泉证道”的继续和总结。阳明对“有心”“无心”的论述继承了其“天泉证道”中的“有”“无”立场。“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即站在“有”的立场,“有心”就是肯定了意念善恶之实存,从“有心”出发,就要做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即站在功夫上说本体。

  因此,从“有”看,否定善恶之别的“无”的主张就显得荒谬了。“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则是坚持了“无”的立场,“无心”即是站无善无恶心之体立场上,念念成相皆是虚幻,即站在本体说工夫。由此,可以看出,阳明仍是坚持了其“有无不二”的立场。

  简而言之,明了万事万物在体性上的"无"与相用上的"有",而又不落于无、有二边,便能如实观照宇宙人生的真相,亦即契入中道实相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