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然一得】初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三)
今天再读《中国哲学史》,我发现被称为“冯友兰学术生命黄金时期的精湛之作!”这本书,越读越有意思了!
本书目录共有二十八章,其中前两章主要讲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最后两章讲的是:“西方哲学的传入”“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我想,相对于其他二十四章,这四章的内容不太好读,因为前两章我已经读完,从最后一章的题目上“厕身”就让人看着有点懵。
其他的二十四章看题目就可知道是谈诸子百家的。其中第四、十三、、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章等是与儒家相关的章节。与道家相关的章节是第六、九、十、十八、十九、二十章共六个章节。与墨家相关的章节是第五、十一章。看小标题,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
再看各“家”所占的比例,儒家的比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其次是道家,这也应证了冯友兰先生的观点: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
第一位教师――孔子
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冯友兰教授把他放在了较前面介绍,并且从“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个方面较客观全面分析了孔子。
他是一个“儒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但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述家。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孔子继承了六经的文化遗产。
他以经书包含的各种知识教诲学生。作为教师,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也许这就是咱们理解的传承吧!)。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他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他不迷信权威,有创新。孔子的弟子也效仿老师,在讲授经书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见解。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弟子耶!
他认为,一个社会要想能够走上轨道,井然有序,首要的任务是“正名”。这就像他在《论语》中提出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换句话说就是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还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当做到与他们的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相一致。孔子说的:“君子喻与喻义,小人喻于利。”
“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同时,还有另一方面“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儒家的“忠恕之道”意思就是以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仁”的方法就是这样简单。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对自己的灵性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尊孔子为“至圣”。周朝之后,孔子成为无冕的“素王”。公元前一世纪,孔子被推崇到比君王更高的地位,好多人认为他是一位人间的神衹。东汉初年,孔子不再是一位神祗,而是人们心目中最崇高的“夫子”。清朝被推翻,民国成立,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到人师之下。
孔子认为自己继承了古代文明,极力加以复兴,他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时代。他被尊为“至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