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父母“有毒”,我该怎么办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LIAYI休闲阅读笔记

所有的父母都难免偶有不足之处。我自己也曾在孩子的事情上犯过严重错误,给他们(也给我自己)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能够满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向孩子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现象。每位父母都有可能偶尔对孩子管教过严。大部分父母都打过孩子,哪怕只是偶尔为之。仅凭这些一念之差的过激行为,就能说明他们是残暴无情或不称职的父母吗?

当然不能。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也有很多他们自己的问题。只要他们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原谅他们偶尔的怒气爆发的。

但也有很多家长,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的,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这些就是伤害型父母了。

当我试着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这些伤害型父母所具备的共性时,头脑中不断闪现一个词一一

有毒。

这些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还有什么字眼比“有毒”更适合描绘这些不断贬损、伤害甚至虐待孩子,即使在他们成年后也大多并未收敛的父母呢?

在这一界定中的“持续性”和“反复性”方面也存在一些例外一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太过巨大,往往一次就足以给孩子的感情造成重创。

遗憾的是,我们应该掌握的至关重要的技能之如何为人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我们凭感觉和本能去尝试。父母的所谓方法主要来源于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的父母在教导子女方面的表现可能一样乏善可陈。许多代代相传的古老的教子之法其实不过是貌似聪明的馊主意罢了(还记得“ 不打不成器”的老话吗)。

不论小时候的经历如何不同,是常常挨打还是被独自留在家,是遭受性虐待还是被当作傻瓜对待,是被过度宠溺还是为负罪感所累,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都惊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

根据我的经验,有毒的父母极少会履行他们的威胁恐吓,真的将子女赶出家门。他们往往在固有的家庭关系中陷得太深,不愿生活中出现重大的改变。然而生活如何,谁都无法保证。我见过同子女断绝关系的父母,他们有的剥夺了子女的继承权,有的终止了对子女的一切经济援助,说到做到。对父母的此种或其他任何种类的反应,你必须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全家人都在你周围企图改变你的时候,要坚守自己的阵地实属不易。面对自己新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结果,是你要求自己做出的最勇敢、同时也最有益的事情之一。

摘录自 【美】苏珊·福沃德等著 黄姝等译《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往期回顾】人生最重要的任务:了解自我天性

【往期回顾】做一个帮你自律的层级列表

【往期回顾】为什么你回忆中的人生那样悲惨

【往期回顾】目标设置的三个维度

【往期回顾】为什么我们小时候会撒谎

【往期回顾】怎样才能做到对自己诚实

【往期回顾】重度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往期回顾】数字躁郁症

【往期回顾】焦虑症的本质

【往期回顾】如何测算心理压力

【往期回顾】体育锻炼缓解焦虑的作用

【往期回顾】如何适当进食

【往期回顾】控制愤怒的思维方法

【往期回顾】“愤怒”因子:自恋与夸张

【往期回顾】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

【往期回顾】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

【往期回顾】常用睡眠评估量表:DBAS、FIRST、PSQI、ISI、ESS、MEQ、SDRS(问卷问题及其评分标准)和未成年人睡眠评估量表

【往期回顾】为何焦虑?什么是“焦虑后遗症”?

【往期回顾】情感不成熟父母的四种类型

【往期回顾】8周训练计划 开启跑步人生

【往期回顾】什么是“心流”(flow)

【往期回顾】人类的睡眠周期(R90)

【往期回顾】抵御压力的七种方法

【往期回顾】“金钱”如何使人幸福

【往期回顾】90岁心理医生的人生建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