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每年读1000本书,发表400篇读书记事,他是怎么做到的?
2022-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紫微妈咪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顶尖人物,读书领域也不例外,这个叫尾藤克之的日本作家就属于读书领域内的髙人。
十多年来,尾藤克之读书近万卷,发表读书记事7000篇。近几年来,每年读书1000本,发表读书记事400篇,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读书2.7本,每天至少发表一篇读书记事。
別以为这是一个专职的读书写作人士,他的主业是风险管理,读书写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那么他是怎么做到工作之余,每年读1000写400的?尾藤克之在他最近出版的《输出式阅读法》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尾藤先生道出的方式是“十分钟读完一本书,三十分钟完成读书记事,十分钟完成投稿”,并从选书、阅读、理解、笔记、合成、输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读来很轻松。可操作性也很强。
我边读边活用,虽做不到十分钟读完,但运用他的“三分之一阅读法”及诸多小技巧确实能加快阅读速度,不到一小吋读完全书,也迅速进行了输出实践,比如发了内容分享图片,动手写本书读书记事等。
事实上真正用10分钟读完一本书,30分钟写出一篇读书记事,不要说普通人难以做到,就是尾藤自己也未必能次次做到。但有几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要为不读书找没有时间的借口;只要想读,时间是可以有的;如果会读,也无需花时太多;而且如果学会输出,读书和现实是可以高度契合的,就如尾藤本人,既丰富了自己,又惠泽了他人,还收益不菲。
读尾藤这本书,能让我产生共鸣的有五个方面:
一、先从轻松的书读起。
尾藤说,读书,不是苦修。如果强迫自己读,最终有可能讨厌读书,那就堵死了自己读书的道路。
所以,在培养良好读书习惯时,一定要选对书。
这一点我很认同,之前陪伴老母亲时感觉她很是寂寞,为丰富她的晚年生活,我试着帮她培养一些爱好,有一次我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被三毛别样的生活故事深深打动,于是推荐给老母亲看,果然老母亲一沾上就兴致盎然,从此一本接着一本读我为她精心挑选的书,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二.写读书日记
尾藤先生认为“读了一本书,如果不能输出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而要“有效输出”就要及时写读书日记,读书日记不拘泥形式,可以是好句摘录,可以是几句评论,也可以是一个灵感写实,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所读内容,也为“输出”打下了基础。
这一点与我们“悦读时光”倡导的理念很吻合。

三.把自己读到的内容分享给他人
尾藤先生认为“当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经过充分咀嚼,多次反刍,能够解释给别人听的时候,我们就初步具备了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分享信息给别人,“让更多人了解、使用这些知识,能够形成更多新的解释、理解,从而使知识进一步升级。这对最初分享知识的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对那些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