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

《宿命》:爱情只是烟幕弹,“科技止步”才是东野圭吾探讨的命题

2019-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此时明月在

人们总习惯于,将自己无法解释的巧合,归结于上天注定。然而,当太多的巧合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时,他最应该想的,这一切是否含有人为的因素。

在东野圭吾的《宿命》中,美佐子一直心存困惑。性格内敛、相貌平平的她,决不相信以自己的资质,能够进入一家明星大企业工作。

而且,她刚进公司就成为了董事长秘书,跟随最高层的老板出入。不久,还嫁给了老板的长子晃彦。事情之顺、速度之快,让美佐子感到命运的神奇。

但无论婚前婚后,美佐子都无法真正进入晃彦的内心。她感到痛苦——没有爱的感觉、没有沟通、更没有了解。离婚的念头在美佐子心中徒然升起。

命运它究竟想玩什么?

作为东野圭吾的写作转折点,《宿命》开始从他之前作品的纯推理特色,慢慢转向关心人性的角度。《宿命》不是东野的顶峰,但绝对是他“人性作家”称号的开端。

爱情只是烟幕弹,“科技止步”才是他想探讨的命题

东野圭吾出身工程理科,对科技的发展与伦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拨开《宿命》中的情感迷雾,读者会发现,原来他想要对剑走偏锋的科技,表达一种否定态度。

《宿命》中,为何晃彦对美佐子如此冷淡?因为他心中藏有一个重大秘密。

作者:东野圭吾

这个秘密牵扯到自己家族对科技带给人类伤害的忏悔,牵扯到美佐子的身世,也牵扯到疯狂与理智的较量。事情很复杂,所以即使晃彦很想与妻子倾诉,却始终闭口不谈,表现出拒人千里的冰冷。

故事背景要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

战败的日本不但要着力重建被炸毁的城市、崩溃的经济,更严重的是要面对参战士兵的心脑问题。尤其他们的脑,时常产生错乱与疼痛,让他们痛苦不堪。

因此,一个工程专家与一个医学专家合作成立一个工作室,目的是要试验出一种可以减轻这种痛苦的方法。

开始的时候,他们用猫猫狗狗这些小动物做试验。他们在动物的脑袋上安贴电极,开动电源。动物在电流的刺激下,产生了不同反应。有些变得安静平和,有些更为烦躁不安,有些直接死掉了。

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两位学者认为,可以在人类身上尝试。七个穷困落魄的人成了他们收买的目标。在试验当中,四人逃走,两人死亡,一人变成低能儿。

科技可以救人,也会害人!

同名日剧《宿命》剧照

两位学者非常后悔开始了这个试验,决定停止一切,把试验笔记封存起来。

晃彦是其中一位学者的孙子。他谨记爷爷的教诲,必须找回失踪的四人,解除他们脑中的危机。于是,围绕这个主题,发生了许多巧合的事情,包括美佐子是四人之中一人的女儿。

由于是电气工程科班出身,东野圭吾的作品多次用科技说事,如在《沉睡的人鱼之家》中,用机器刺激脊椎神经,让死去的人产生肢体的动作,甚至产生脸部表情;如在《盛夏的方程式》里,以科技的力量对海洋进行探究。

而在东野的最新作品《危险的维纳斯》,几乎重复了《宿命》的主题。同样是一个脑刺激试验,导致伤害的后果。到此,读者折服的已经不是东野那出人意料的情节安排,而是他对人类的真正关怀之心。

东野曾说过:

“人性的独白,社会的炎凉,这些需要人类永远关注。”

利用他人的贫穷,收买他们来做一个非法的随时致命的试验,即使目的是为了将来的人类福祉,也并不可取。

至于有人因此产生邪念,期望通过电波控制人脑,进而控制他们情感,满足自己的罪恶欲念,更是应该禁止。

让一个人变得迷失方向的,是情绪导致的盲点

《宿命》中发生命案,负责查案的警员勇作对晃彦带有偏见,一直认为晃彦做了坏事。因此,勇作所有的调查都围绕着“找出晃彦的犯罪证据”而展开。

东野的笔路也有意误导读者,跟随勇作的思维。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两人殊途同归,所做的事情都为了遏制罪恶。

勇作是一名优秀的警察。他自小成绩优异,却因家庭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读医,选择从警。

无论在哪个国家,学历对一个人在事业上的升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低学历的勇作不得不付出了比旁人多上好几倍的努力,才成为优秀的巡察部长。

但是,在晃彦的事情上,勇作却变得特别主观。

天主教教义中的七种原罪

两人小学到中学都是同班同学。优秀的勇作在班上一直是领导者的角色。但无论他如何努力,却在各个方面都被晃彦轻易击败。这让勇作很有挫败感,他关注晃彦,又厌恶晃彦,甚至嫉妒晃彦。

当勇作在查案过程发现,晃彦的妻子竟然是自己最爱的初恋情人美佐子时,他针对晃彦的情绪刹时高涨——人生中最美好的人,也输给了对手!于是,嫉妒之心让勇作越发偏离案件的真相。

天主教教义认为,人性具有七种原罪。由重到轻的排列依次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正是排行第二的“嫉妒”让蒙蔽了勇作的眼睛,放大了他对晃彦的不满,因而产生案件的盲点。

盲点,本来是指医学上生理盲点——视盘神经触头缺少视觉细胞,因而落入该处的光线不被感知,故称盲点。

人的生理盲点

在生活中,由于愤怒、脆弱、嫉妒等情绪,导致人的思维在某个方向堵塞,无法看清真相,被称为“心理盲点”。《宿命》中的勇作,心里所出现的就是心理盲点。

心理盲点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而东野圭吾高超的文笔,也在于他善用人类的心理盲点。这就是他的作品,让读者惊叹的无法猜到结局的秘密。

你以为的你以为,并非你以为的。

在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里,东野敢于在小说的开头就把真相摊开,正是极致地利用了心理盲点。

就算读者知道真相,却猜不到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结果。即使在小说中的警察,也苦思不得答案,越是按逻辑思考,就离真相越远。

这就是东野圭吾作品的魅力所在。

东野圭吾顶峰之作《嫌疑人X的献身》中国版电影剧照

《宿命》的巧妙也在于此。

如果要说《宿命》的不足,就是它的巧合太多了。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人物对话,书中都有意无意充满了“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论调。对此,有人认为《宿命》已经到了狗血的地步,完全脱离了东野圭吾的正常水平。

但这部作品本来就是要讲述,宿命背后的真相。所以,东野将“宿命”玩到极致,也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发挥。而以“宿命”引出相反方向的“科技止步”观点,才是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