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脑记》读后的思考与体会(一)

2021-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伯涵子弟

找到这本书,缘于读完《未来简史》后,存疑的一个问题。该书在“我是谁”(P261)篇章,给出一个结论——唯一真正的自我并不存在。所依据的是这几十年来,生命科学所的新发现,而这些新知大多源自两个人,罗杰·斯佩里和他的学生加扎尼加。前者是198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获奖者,后者是《双脑记》书籍的作者、认知神经科学之父。

为何要探究这本书?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多年来,苦苦追问“我是谁”及人生意义这样的命题。当然,这也是每个人心中长期存在的。二是,秉承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心态,只有深挖存疑问题,弄清来龙去脉、辨伪存真之后,才能有信心去做相应的行动。

该书是加扎尼加教授的人生传记,讲述了他如何走上认知神经科学的道路,以及在这条道路上,裂脑病人、猫、猴子、兔子等临床医学及实验研究,结论正如《未》书引述的那样,人没有所谓唯一的自由意志,而是大脑中各模块,或者说左右半脑协作、多方妥协后的结果。举例说来,当一个人被问吃苹果还是吃梨时,答:“苹果”。这并不意味着,此人大脑中只有一个声音,这个结果仅仅是左右脑沟通或者说投票做出的决定,符合人格统一的答案。

事实上,人脑左右分区,都有独立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在“左右脑”经胼胝体(左右半脑沟通的神经纤维)沟通统一,很多时候我们自身并未觉察到。在《双脑记》一书里,大脑胼胝体被切开病人是主要研究对象,许多实验结果都指向了左右半脑功能侧重不同,甚至品味各异。于是,作者出一个反问式的结论。假如把日常生活中的决定,看作是左右半脑自行协商的结果,那么哪有什么所谓的自我意志呢?

这也是《未》书中引用,让我存疑的结论。说到这里,这个疑问解开了么?并没有,毕竟如我们这般千里之外读者,未能直接参与实验,非得给信服加个指数的话。如果说10分是满分的信服,那至多能暂打7分。

话虽如此,但也足够引起重视,上述现象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示呢?个人的理解如下:

一、超越生物本能;
如果我们日常不假思索、任凭本能驱使,那么这个自我是不在的,这也是《未》一书中,赫拉利断言不存在所谓自我。但在这点上,我有别于他的理解,而是认为需要“召唤”才有。这种召唤可以称为临在或观照,这种观照正是《金刚经》里说的,应作如是观。耶鲁访问学者王烁在《跨界学习》一书中,用了三意来表示。意向、意识、意志,分别代表心智在场、知道自我、自主选择。

假设左右大脑协商的结果是要抽烟,而当“我”在时(或者称智慧在,这也是为何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个称呼——观自在菩萨),我们的内在很接近于“第三人”视角,去观望前面两个人所做的决定。此过程中,不带批判、不带赞同,不偏不倚地观察,仅仅是观察,运气极好时,就能看到决定背后潜意识的一小角。又或者是,在观照的过程中,前面两个人的决定,有时会出现转机或改变。这种方式,较批判、诋毁自我等方式,来得更有智慧,可以说是自发主动的,让人生逐步变得更有自控力。
上述的不偏不倚,也符合我们祖宗智慧提到的《中庸》、《大学》里的智慧法门,身有所恐惧、愤鸷、忧患、好乐,心均不得其正。

基于以上的论述举个例子,比如防游戏沉迷。方法不是教授成瘾者,去直接对抗沉迷的欲望。诸如此类的对抗,即便强行“戒”,也容易带来反弹或者更多的痛苦。正确的做法是要观欲望其背后,沉迷者自身更深的需求是什么。而这点上,没有任何人比沉迷者自身更容易观察自己。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事情会逐渐转机。当然这种转机的前提,还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比如冥想。

在这点上,斯坦福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也有一个类似的论述,在此先按住不表,后续篇章再做分析。

二、冥想的自身体验。
以下这段是个人经历的一些描述,供参考而非结论。本人现在的冥想,大多时候是采纳了葛印卡老师的内观禅修法,这个法门也是《未》一书作者赫拉利所采纳的。他在书前文末都对葛印卡老师(《未》书的翻译者林俊宏可能不熟悉内观,而将葛老师翻译成了戈恩卡)表示了感谢,并表明自已修行了15年。

本周我自己在内观时,逐渐理解了,该方法中老师为何一直谆谆以告,扫描身体所有的部位,无论是舒适与否都不做评价。这其实就是在训练我们的“解脱”。何为解脱?个人理解是,当把过程中的苦乐,看得超我,以更超然的姿态去观察,我们内心的情绪波动会更小,心自然如止水。事与物就如天空的浮云,变化无常,但内在的我就越发习惯坦然处之,甚至本没我,何来我的痛苦?这也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化境。

这么说似乎有些玄乎,但实际的体验,似乎确是如此。只有待下一步,内观能力提升后,再和大家做确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