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小人书:拉斐尔
感谢订阅《每天一本小人书》,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今天是4月6日,我们要讲的小人书故事是《拉斐尔》。
拉斐尔·桑西,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家、建筑师。1483年4月6日生于意大利中部的乌尔宾诺城。父亲是位服务于这个城市贵族的画师。这个城距佛罗伦萨100多公里。
拉斐尔的幼年很幸福,从小跟父亲学画。在他未满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
父亲死后他向父亲的一个朋友、画家维提学艺。维提的绘画色彩很美丽,喜欢把人物画得温柔、秀巧,这些特点对拉斐尔影响很大。
后来拉斐尔给著名画家卑鲁琴诺当学徒,成为大师的得意门生。
这时拉斐尔不仅学习各种绘画技巧,而且学习各种科学知识。
卑鲁琴诺画室是当地文化界活动的中心之一,许多学者、艺术家常在此聚会,研究探讨各种学术问题。
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拉斐尔进步很快,几年间他学到了老师的技艺,并掌握了老师的艺术风格。
老师的作品和谐、秀美,特别重视动作的静雅和构图的平衡,再配以优美的田园风景作陪衬,其艺术风格华丽多饰、色彩鲜艳,对拉斐尔影响很大。
拉斐尔17岁离开画室开始独立创作,被认为是“青出于蓝的后起之秀”。21岁一22岁,他创作了几幅杰作。
这时他创作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圣母的婚礼》,内容是圣母马丽亚和约瑟结婚的故事。画中央的马丽亚戴上约瑟的指环——结婚的象征,背后是一座理想的教堂建筑。
这部作品标志着拉斐尔艺术上已经逐渐成熟,但他并不满足,不久他又到佛罗伦萨向艺术大师们学习。
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一改过去的冰冷、苍白、令人望而生畏,而是赋予其温柔美丽、面带微笑的年轻的母亲形象。
拉斐尔不仅向艺术家们学习,也向社会学习。在艺术上他主张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准确地描写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他画的《花园中的圣母》就是根据园艺匠女儿的形象创作的,这是一个正在欠身剪枝的健康、美丽的劳动妇女。
《大公爵的圣母像》完全省略了背景,只见圣母马丽亚和她抱着的婴儿耶稣,表情在喜悦和善之外,还显得严肃庄重。
这几幅圣母像的制作,不仅使拉斐尔在佛罗伦萨出了名,而且他的才华、他的谦虚和蔼的作风,获得了普遍的赞许。
1508年冬,罗马教皇向拉斐尔提出邀请,准备让他担任罗马梵蒂冈教皇宫廷的壁画装饰工作。年轻的拉斐尔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
拉斐尔到罗马后,得到教皇的赏识,负责“签字大厅”的壁画装饰工作。这对26岁的他确实是个严峻的考验。
由于他谦逊谨慎、集思广益,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而且获得惊人的成功。
壁画的特点之一是人物形象自然、生动,而且每个哲学家各有其性格特点,他们的动作、姿态与其学术专长有密切联系。
人们看到这些形象,就会觉得这些哲学家仿佛就活现在眼前。这些生动的形象,是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写生而获得的。
壁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统一的、完整的构图之中展现出丰富的画面。
尽管壁画的内容大都是宣扬教皇的威力,但拉斐尔却在其中刻画了许多非常可贵的群众形象。
人们从新艺术的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方面来称赞它的成就。拉斐尔的艺术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赫里奥多罗被撵出圣堂》,内容是古时一位官吏想拖走神庙里的金器,结果被神灵派来天兵天将撵了出去。
《波尔申纳的奇迹》,是说在意大利波尔申纳教堂,有一个怀疑教义的教士在行弥撒礼时,看到献祭的白面包出现了神的鲜血,因而坚定了信仰。
《利奥四世扑灭火灾》表现火警的图画,具有赞扬教皇的意义,但他把主要场面用来表现努力救火和保护小孩、老人与群众。
《座椅中的圣母》人物安排很紧凑,坐着的圣母和圣婴耶稣占据了大半个画幅,只在空下的边角上画了圣约翰的形象。马丽亚侧着身子,两眼注视着观众,正在深思。
拉斐尔在这里竭力想表现一种家庭生活的情景,他让马丽亚穿着日常的衣服,头戴包头巾,身着彩绣的披肩,座椅的把手也完全按日用家具形态。
这幅画给人以亲切、和谐和温暖的感觉,没有贵族文化的高傲和奢华风气,因此是比较接近群众的进步作品。
《西斯廷圣母》设计新颖、含意深刻。画的前景帷幕拉开,圣母抱着婴孩,从云端上庄重地走下来,仿佛是从天而降。
帷幕两旁跪着两个圣徒,表现出欣喜、荣幸的样子。
作品歌颂了圣母把自己的爱子献给拯救人类的伟大事业的崇高行为。实际上它已大大超出宗教的范围,歌颂了那些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人们。
拉斐尔性格随和温顺,他为几处贵族的别墅设计和装饰。并且担任了扩建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总监。
甚至他还为教皇的珍禽异兽画像,为教皇自己的祈祷书作插图,为教堂需用的壁毯打底样。
.1520年初春,当拉斐尔正在罗马近郊忙着一个贵族别墅的建筑工程时,接到了教皇的手谕要他立即返回梵蒂冈。
见到教皇后,他们在一个天井里谈了几句话,拉斐尔由于出汗受凉而得了恶性感冒,不几天就在高烧中去世。临终前他还在《基督改变像貌》画上辛勤地着墨上彩。
这位年仅37岁的天才艺术家的逝世,受到罗马全城居民的哀悼。教皇和贵族们给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但是,更沉痛的哀悼却是人民群众的惋惜和同情。
他安葬的地点——罗马当时最神圣的、具有1500年历史的古建筑万神洞中,来凭吊的人群一直不断。
墓前密密地摆列着人们奉献的鲜花。他不仅得到同代人们给予的荣誉,而且也受到后代人们的尊敬。
感谢订阅连载《每天一本小人书》,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疑问或观点,与作者和其他读者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