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人为啥爱住蒙古包?
蒙古包,蒙语里包即为家的意思,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沿用至今,从蒙古族的实用型建筑,演化成了今天的景观型建筑,蒙古包是蒙族文化的象征。
特色蒙古包蒙古包以圆拱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而且蒙古包易搭建和拆卸,满足了古代的战争需求。
蒙族人的搭建的蒙古包有特制的木架做“哈那”,即外部围栏支撑,围上多层羊毛毡,蒙古包的羊毛毡取自羊身上最柔软的毛,经过多人千次的捶打制成,具有很好的耐寒性和保湿性。
蒙古包顶部开有窗户,易于采光和通风,蒙古包的门开向东南方向,有效地避免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蚀。西北内陆草原,冬季漫长,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有时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但蒙古包里却依然温暖如春。蒙古包的空间小,加上风吹不进,雪打不透厚厚的羊毛毡,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包内的温度。同时,牧民们又都在包内生个烧牛粪的小火炉,炉子上经常煮着奶茶。如果冬季到蒙古包中去做客,拉开包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再喝几碗香味扑鼻的奶茶,你就会赞叹蒙古包里冬天也可享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夏季,蒙古包又能遮避骄阳,控制温度。在烈日炎炎的草原,牧民们只要把蒙古包门和天窗打开,清新而带着花草芳香的醉人的空气,会不断地从天窗吹进来,从门口流出去,形成对流,使蒙古包里成了一个凉爽宜人、空气清新的小天地。如果天气骤变,用绳子一拉毡布就会把天窗盖好,任凭风吹雨打,你可以放心地在包内饮茶、聊天。
旅游特色素来具有高超模仿能力的中国人在蒙古包的发展上有了更深的造诣,今天的蒙古包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作用了,更朝着美观大方、舒适耐用、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蒙古包的支撑结构首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木质结构逐步演变为钢架支撑,钢架不仅在价格上便宜,而且更坚固 耐用,木料比钢架也更易于腐蚀。
其次外部采用了保暖性更好的防雨帆布,内部围上多层羊毛毡在配上明黄色考究的装饰,给人一种舒适感,在夜晚温度下降的坝上草原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暖效果。
因为草原独特的大陆季风气候,在蒙古包里安装上铝合金门窗,使空气更好的流通,即使在白天也不会让人感到闷热。蒙古包里可以容纳2-5人的住宿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可以在蒙古包里安装上独立卫生间,甚至可以接上电视电脑等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