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家庭理财

第13篇 保险--该精挑细选的必需品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43人  小米一仓

大家好,我是王军,欢迎你与我一起学习家庭理财,今天我来说说家庭保险的配置。

保险一般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今天要说的就是商业保险,它又分成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比如我们日常说的车险、人寿险、意外险等。有许多人根本不买保险,认为它没用,也有很多人买了过多的保险,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保险制度设计本意非常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自己合适的才好。

就像是创业先要靠自己,然后才能委托别人全权打理,我们买保险也是如此。先自己搞清楚逻辑,才能当甩手掌柜。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挑选保险的原则

一、问问自己究竟要保障什么?

比如,我们买人寿保险时,想想它到底保障什么呢?被保险人死后获得的保险金有何意义呢?其实,我们主要用它来保障人死后带给其他家人的经济风险。搞清这个,就很容易明白,并不是所有家庭成员去世,都会对他人有过大的经济风险,比如幼儿、老人。再比如说,经常处于高风险工作岗位的人,那他就比一般人更加需要相应的保险防护。

二、买保险是消费,不是投资或储蓄。

我们只买消费类的保障,不买分红、退返类保险品种。消费型保险价格一般较低,可以给予充足保障。分红等收益型保险都是收益极低的,甚至不及银行的理财产品。原因是,保险费是要确保安全、稳定的,过分安稳是以损失收益性为代价的。国家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品种有严格限制,投资股权类占比很低,所以就别指望它会能带来多高的收益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找保险公司就图它保障就行了,其他的别乱想。

三、尽量买一年期的保障或相对短期的保险。

多数保险只建议买一年期的,由于通货膨胀一直存在,当年计算的保额才最准确。另外,有的人会频繁更换工作,保险也自然需要重新配置。不用担心每年续保的问题,因为大多都能自动续保。而且每年回顾、核对是有必要的,否则,你可能连保单都会忘记了。很多人,被人推荐买了各种保险,把自己都搞晕了,然后一放10多年,到了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即使需要买长期的,能买10年就别买20或30年的,因为随着年龄变化和财富增长,多数保险也就不需要、或者需要变更了。比如说,已经富裕到随意支付100万的程度,你就不需要再买100万的重疾险,要知道保险是一个注定输钱的概率游戏。许多人会选择30年或终身的某些保险,保额为30~50万。你可以想想看,30年后的30万元购买力还剩多少?也就是说,越到后期你这份保单越是起不到保障作用,而当下你每年缴的保险费数量倒是非常可观。

四、切忌过度保险。

一般家庭应当在年收入的3~5%以下。保险不是越多越好,过度的保障会使家庭的财务状况恶化。比如,有的30万年收入的家庭,购置保险却花费4、5万元。别小看这几万元,这样收入的家庭往往每年余钱也就几万元,如果能减少过度配置的保险,可以使他们的家庭节余瞬间翻倍。同时,家庭成员还要关注,自己所在工作单位已经购买过哪些保险,避免过度配置。

说完原则,下面我们就推荐一般家庭所需的常见保险品种,大多家庭只需要记住3+1原则,即:人寿险、意外险、重疾险、财产险。

一、人寿保险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保险产品,几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家庭经济支柱优先配置,随着年龄和家庭财富变化,按照上述五大原则逐年调整。一般只买一年的保障,数额按照当年人均消费标准,结合需要扶养、赡养的人年龄进行测算即可。比如说,孩子5岁,你可以计算他未来13~18年所需的抚养费,到下一年再买保险时,就只需要算未来12~17年所需的抚养费,以此类推,到了你的财富足够支付了,也就不需要这份保险了。

二、意外保险

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且和年龄关系不大。挑选标准与人寿险类似。

三、重疾险

重疾险建议购买带有豁免原则的产品,也就是如果中途犯了保单约定的病,后面的保费就不用交了,因为很多大病犯了以后,你的经济收入会大幅下降。但是,保障的年限也尽量选短的。同理,当你的灵活现金储备已能够轻松支付治疗的费用,一般也就可以停止购买。

四、财产险。

比如住房、房贷、出租房、汽车等,按照家庭现实需求决定,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

另外,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养老及子女教育险不需要购买,可以用定投指数ETF基金或债券基金替代。其他特种保险参照上述原则购买即可。

好了,今天这一节就讲到这里。欢迎伙伴们添加我们群助手的微信(请注明:来自简书,想要入家庭理财群),加入我们的家庭理财学习交流社群,让上班族们资产增值、安居乐业,让富裕家庭轻松理财、享受财富。一起结伴践行幸福公式(幸福=健康+关系+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