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游记

贾雨村是个凉薄之人

2021-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天边一道彩虹

上一篇闲文我曾经说过,贾雨村是现形官场的一个缩影。

继续八卦贾雨村……

贾雨村自己家道中落,虽靠老底子有一定的才华,但始终不得志。

甄士隐是他的贵人,在与贾雨村有了交际之后,觉得他是个有才之人,书中娇杏心中自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褴褛,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

书中通过对贾雨村自身的描述,丫鬟的描述,开场表示贾雨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他有一定能力的。

叹惜自己平生抱负,苦未遂时,出口成章,“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甄士隐走来听见,“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男人与男人之间交往,更喜欢豪爽之人,两人喝酒赏月,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精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甄士隐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

为什么说贾雨村是个凉薄之人,曹先生的只言片语可见端倪: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

而第二天甄士隐酒醒之后,还想着帮雨村写荐书两封,能够让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身之地,去请雨村过来,贾雨村一大早就已出发进京了,只留下一句话:“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贾雨村这么多年的文化学识,他难道不懂人情世故吗?

那肯定懂的,他一方面接受了甄士隐的资助,但又看不起甄士隐,同时可能又害怕甄士隐的豪爽相助可能是酒后冲动,第二天会反悔,所以有了银两赶紧跑……

甄士隐女儿失踪,家中遇火,日子愈加窘迫,投奔岳丈封肃……

我想文中应有曹先生的真实生活写照吧,自己家遇到情况,亲戚也无人相助,而且还落井下石,日子越加窘迫。

贾雨村得了资助之后,进京赶考果然中了进士,做了县太爷,他也没想过回来寻找甄士隐致谢,却在偶然之间看到娇杏,而且官架子十足,让差人把封肃传过去问话,了解到甄士隐家中近况,也只是感伤叹息了一回,只给了二两银子,而托人求娇杏作二房,封百金赠与封肃,又送甄家娘子许多礼物……

贾雨村是个凉薄之人,这一段文字显得不能再显,他忘记了甄士隐的赠银之恩,却愿意一掷百金为娇杏,还是那句话,在他内心,也许并不是那么爱娇杏,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

穷穷怕了,又自以为是,书中描述,“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恃才侮上”,与同事相处不好,又得罪领导,而且给人抓了小辫子,不到一年,被上司参了一本,就被革职了,部文一到,本府各官无不喜悦……

做人做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书中之人事,世人为借鉴,各人看红楼,各人有所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