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学佛心得

對佛教現世思想的再認識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4人  牧羊鸭

2016年6月宜興大覺寺修習結課論文。

大覺寺掠影——星雲大師塑像

            淼淼雲湖,晨鐘暮鼓;

            竹海梵濤,閒庭信步。

            叢林古剎,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清心慧悟。

      學業結成在即,作此文記之。

      此次有此殊勝因緣,能在雲湖書院修習。感恩院長諸位法師,同參道友,豐富了我對佛法的認識,一些疑惑也得到了解答。現將這幾天學習到的知識與之前對佛教的認識相結合,嘗試對佛教關於現世人生的看法作一梳理與概括,主要從世界的真理,人生的真相,解脫之道三個方面淺談在對佛教義理的認識。

                  一,世界的真理

    《淮南子》中有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是空間與時間的統稱。《楞嚴經》中世界的概念與之相同,四方上下是世,遷流時間為界。佛陀發現了世界中的一條基本規律: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條件聚集的產物,這些條件,被稱之為因緣。條件不斷變化,事物也不斷更新迭代,這種變化的性質稱之為空性。因緣和合產生的事物具備時刻變化的性質,這就是緣起性空。

      《雜阿含經》言: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第一句是這條規律在時間上的表達:時間上來說,世界上沒有不變的東西。它對應佛陀發現的第一條真理:即世界上的事物不會永恆存在;第二句是其在空間上的表達:空間上來說,世界上沒有獨立存在的東西,這是佛陀發現的第二條真理。第三句是說事物沒有自主性。程院長在解讀《心經》中的諸法空相時,通過梵文的對譯告訴我們,所謂空即是自體空,事物的特徵顯現沒有一個自我成就的實體,都是條件的聚集,這是第三條真理。

      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佛教並不否認事物的存在,只是否認事物存在的恆定與穩定。這種短暫存在稱之為幻有。如《成唯識論》中所言:諸蘊之相,依緣而生,故是幻有。在《金剛經》中也用了很多快速變化的事物來譬喻存在的短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做如是觀。

雲湖晚照

                  二,人生的真相

      佛陀對人生的解釋建立在其發現的世界真理之上,總的來說,其思想內容可歸納為苦和苦的止息。他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苦的,並闡述了苦產生的原因,苦是可以滅除的以及苦滅除的方法。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

      關於苦的分類,從人身體感受和精神感受兩方面可分為色苦和行苦;從苦本身的特徵可分為壞苦,苦苦,行苦;從苦的內容上可分為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這樣的解釋因能在個人體驗中證實而極具說服力。那麽痛苦的來源是什麼呢?是因為無明,不正確的認識,人長期受生長環境的影響,認為事物可以恆遠久的存在,於是對喜歡的事物渴望長留,對討厭的事物產生忿恨。這與事物短暫存在無法獨立存在無法自主相矛盾,由不正見所引導的行為,便產生了種種不正確的行為,進而得到不如意的結果,產生追求與獲得的落差,痛苦便產生了。無法認識到緣起性空,這是痴;對順境生起貪愛,這是貪;對逆境生起惱怒,這是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痴嗔。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人也不例外。佛陀認為人的五蘊諸多條件的聚集,是因緣聚合的產物。人通過六根對外境生起習性反應,從而生起愛憎分別。然而無論是肉身感受還是情緒思惟,它們表現的特徵,並非由自己成就,都只是特定時刻特定地點由特定條件聚集而產生的特定狀態,會隨條件改變而改變,並非真的是有一個獨立的我存在。《金剛經》言:凡有所相,皆為虛妄。而我們總是執著與當下的存在,當下的幻有,不想失去擁有的一切,執妄為真,有所求有所得,但諸法無常,求之不得,煩惱便產生了。

白塔

                  三,解脫之道

      滅除煩惱即苦的止息。《維摩詰經》言: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痛苦源自對無常的執著,要止息痛苦,一要認識無常,需要觀念的修正;二要破除執著,需要正定的練習。

      觀念的修正,需要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金剛經》言:不住色生心,不住身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住,就是執著。體認了物質與感受,行為與意識,一切當下的事物都是暫時存在,它只是條件的集合並且時刻會發生變化,便不會給它太多的重視,不會賦予它恆久的價值,自然便不會執著於它。

      有了正確的認識,還需要正定的練習。通過專注的訓練,讓心世界只存在於當下,不斷增強意識對當下的觀察,便會在強烈的關照中感受到變化,由此感受進而認識無常。觀身不淨,觀念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破除執著的淨樂常我四個顛倒,這樣心靈始終處於一種遠離器世界的狀態。當因緣和合,器世界走向不利於己的一側時,心已經做好了接受的準備,心不起念,外離諸相,內息諸緣,就得到了解脫。

      解脫有三條道路:聲聞乘的目的是使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緣覺乘是那些通過修行契入事物本質而開悟的人,菩薩乘則要幫助所有人開悟。前二者獨善其身,被稱為小乘,第三者兼濟天下,稱為大乘。《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慧昭法師所說,聲聞緣覺注重無所住解脫煩惱,菩薩則生菩提心自覺覺他,行六波羅蜜多除六敝,如經中所言: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能夠自覺,發現解脫之道,是佛的般若;行六度弘法化生,是佛的慈悲。

      程院長教導的般若佛母方便佛父思想,讓我深受啟發。行菩薩道以度眾生為目標,必須要有善巧方便,因此般若方便並舉才是菩薩乘的根本教義。針對不同情況行使不同手段弘法,本身也是般若的體現,般若為體方便為用,誠然如此!

                 

  四,結語

    佛陀有關現世的思想有著獨特的價值,它可以助個人解脫走向寧靜,也可以在理想的傳播下淨化世間。

      事物不斷發展變化,佛教的傳播也是如此。每個時代佛教表徵和思想內核都有不同表現,這源自那個時代的共業和歷史的因緣。這些表現有時是對本來思想的誤解。最初的格義解釋,到後來的性相之爭,到之後世人以佛教為神道的誤解,佛教本身思想的價值反而被大眾忽略。

      一種思想的傳播情況依據於那時獨特的時代背景,作為思想載體的文字語言也應當置於當時的歷史語境下去解讀。佛法難聞,甚深微妙,以正確的方式理解實踐,才能回歸其本來的價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