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那些「速成型」保险中介的套路
这个主题我想写很久了,它可能会破坏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毕竟身边不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事确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故事可能需要分开三部分来说,三个表面上毫不相连的故事:
故事一:
我住的小区楼下就有个篮球场,我初/高中放学后的日子基本都是在那里打球度过,因此认识了一班同是住附近的朋友,毕竟住得近所以联系还算可以。
自从大家出来工作之后,碰面的机会少了,几乎没有了联系,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朋友打电话跟我说,想帮我做财产分析,帮我资产合理配置。
???
当时的我一脸懵逼,我记得他是学画画的,好像在画廊工作,怎么突然要帮我做资产分析,跨度这么大了?
我半信半疑地翻看了一下他最近的朋友圈,看到他去了平安,成为了一名寿险规划师,是的,不是保险经纪,是寿险规划师。
故事二:
我第一次给自己配置保险,貌似是在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但是因为当时实在没钱第二年就需要退保了,所以我人生真正的第一份保险,是在我25岁的时候买的,在我前同事那里买的。
他是我以前公司的同事,离职后经过朋友介绍加入了保险行业,正式成为一名寿险规划师,是的,不是保险经纪,是寿险规划师。
我买的时候刚好是这位同事刚入职的时候,现在我回过头来看这份保单,发现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妥妥的,我成为了他早期练习的对象。
当时我也是受他的影响,才慢慢开始研究起保险这个行业,纵使我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这不是一个优点),但我还是毫无保留地被“接受”了当时这个不足的方案。
故事三:
最近公众号有了很多保险的软文推广,我发现这些推广基本都是周期性地出现,而且还是一些我平时认为不错的号推出来的。
而标题大多类似这种风格:《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保险》之类的。
我这里没有任何诋毁别人打广告的意思,凭自己实力打的广告,是我认为最体面的事了,我只是感到好奇和疑惑,因为我自己在早期,对这个行业终局的发展,有过一定的设想(下面会详细说明),没想到现在有人实践出来了。
于是我伪装成一名想买保险的用户,去群里面一探究竟。随后,我发现有几个很严重的问题:
一群入行很短时间的人整天妄想帮我设计合理的资产配资,而且大部分都不具有理财、资管、法律等相关经验,只是单纯地做合同字眼搬运。
我发觉以前买的这份保险根本分担不了我的风险,只是有效地缓解风险而已。
带着这些问题,结合着上面的故事,我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中介的存在,是为了解决信任和认知问题
中介这个词,总是听起来不那么悦耳,尤其是保险中介、房屋中介,总让人觉得他们会在我们交易的过程中狠赚一笔。
大家可能会有这种想法,如果我有渠道、有时间,我就恨不得都把中介抛开,自己去完成整个流程,貌似中介就是渠道的拥有者,只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一帮人。
在曹大最新的一遍文章里,我觉得有个观点是很值得考究的:如果认知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么,再有价值的信息,在这种人眼前,也是浪费的。
是的,在信息不对称中,除了解决渠道的问题,还要解决用户认知不对称的问题。就像保险这个信息,在不同的人眼里,信息的价值不尽相同。
在未来,交易效率会越来越高,交易成本也会越来越低,阻碍交易顺利进行的,更多是来自于交易当中的信任问题。
交易标的是否真实可靠,还是通过虚假噱头骗你过来看别的商品?
交易方背景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一次性跑路生意?
这些信任问题,假如每次交易都必须要有双方各自去验证,将大大降低增加每次的交易成本,徒增交易决策链条,对市场是极其不友好的。
所以在交易当中,中介的存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他提供了交易当中必要的服务环节,一方面提升了用户的交易认知,另一方面则提升了用户的交易信任。
同理,无论是保险经纪还是寿险规划师之类的title,最重要的还是告诉客户:
为什么你需要买保险?(认知不对称)
你需要买什么样的保险?(认知不对称)
为什么在我这边买比较好?(信任不对称)
但很可惜,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中介,只能很好地为我解决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两个问题解决得并不这么好,有些却显得不是这么客观,甚至有点牵强。
第一个问题算是老生常谈了,这其实就是一个与概率和时间赛跑的问题,保险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中起着风险稳定的作用,而风险则和不确定性挂钩。
甚至可以参考仙人的这篇文章《996的福报,你到医院才知道》
大部分天赋较好或者有经验的中介,都能在这个问题上把你轻松拿下,毕竟解释起这种大数法则的理论,总是一套一套的,让人眼花缭乱。
而接下来的这两个点,更是保险中介的惯用套路,让不知情者防不胜防。
1、夸大了保险预算在总收入中的占比
在买什么样的保险之前,大部分人都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我应该预留多少钱去买?
因为经纪和规划师们的收入,都是由佣金组成的,所以你的预算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佣金比例,在他们的官方解说里,这个预算比例,他们会告诉你是9.2%。
也就是说,如果你单身,你的税前年收入是30万,你每年需要花2.7万来买保险。
我先抛出结论:我认为这个比例是严重不合理的,因为每个人的收入结构和收入层级都不尽相同,哪能通过一个既定的数值来界定这种比例,这是不科学的。
毕竟年收入较低的人,主要问题是先保证温饱,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即可,少配置点保险,多留点钱解决生计问题才是正道。
而中等收入的人,稍微会有些闲钱,这个时候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外,配置适量的消费型商业保险,能覆盖风险即可,剩下的钱更应该放置于理财口径的渠道里去“钱生钱”。
高收入的人群,比例相对大一些,保险类型除了配置适当的商业保险,还应考虑部分具有传承功能的储蓄类保险。
我个人推算过,年收入在12-60W之间,只需要用总收入的3%-4%来购买保险就够了,多出的部分真没有那个必要。(至于推算过程,下次有机会着重分析一下)
你看,我们在做产品分层营销的时候,都会根据用户不同的画像给予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细分市场下怎么还存在一概而论的官方比例?
2、夸大了保险产品中代理人的服务溢价
什么样的产品会存在服务溢价?
答案是高度定制化的非标产品;而且这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高度定制化,另一个是非标产品;
说白了就是给A的这套方案不能给B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生成不同处理方案的这种非标类产品,才具备服务溢价。例如:全屋装修、私人信托、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公司顾问等。
在这篇文章《别动不动就要做个平台、整合产业链》中,我们有详细说明,半成品检验成本低的产品,最适合分工合作,这样子社会效益能最大化。
而保险却是一个基于大数法则演变过来的产品,单个的保险产品就是一个极其标准化的东西,如果要比较大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产品,我认为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原因如下:
保险作为一种契约合同,重要是合同的相关条款,这才是与理赔息息相关的;
保险公司牌照在2018年更是零批筹,大量资本只能通过控股和参股现有的保险公司来获得牌照使用,比银行牌照还难拿;
原则上保险公司可以破产清算,但国家会强制指定接盘企业,合法保障利益,而且保险公司还有“再保险机制”兜底;
所以通过保险合同细则的对比和筛选总能选出性价比最优的产品,而不是通过保险公司规模的大小来判断产品质量。
但是一般的寿险规划师都不建议你这么做,大部分的建议都是说这样子做不安全,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有可能会拒赔或者理赔过程比较慢。
这里我先交待一个背景,为什么我前文一直用经纪和寿险规划师这两类称呼,而不统一叫中介,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经纪是在典型的中介公司,他们负责分销市场上所有的保险品种,几乎你熟知的保险公司产品都能在经纪这里买到。
但这些人的流动性较强,通常推荐你买的时候是A负责,帮你核保的时候可能已经是B了,因为A可能已经不在这里做了。
经纪这个词本身就带有贬义色彩,他们的title大多数都会自称理财顾问、理财师之类,这很正常,就像你去剪发,最便宜的Tony也是高级发型师。
而寿险规划师通常就是某间保险公司下面的直属代理人,他的销售范围仅限于本公司的产品,而他们的流动性相对较低,服务的理念会更强,所以更多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在做着品牌相关的工作。
针对市场需求、营销策略不同,每个保险公司都会设计出自己的优势险种,对于标准产品的市场来说,各取所长、取长补短就是最好的方法。
在以前,传播渠道有限,小型甚至中型的保险公司根本没有渠道优势,市场上能接触到终端消费者的,都是大型公司,由于在渠道上的垄断,所以普遍定价偏高,普遍高出2-3倍。
那个时候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就连渠道的信息都是不对称的。但解决这个问题,不就是互联网产品最擅长,效果最好的么?
目前有很多“保险超市”,业内人称行业的CPS中台,他们大多拥有国家颁发的保险经营许可证,在那里你能买到大陆境内几乎全部的保险产品。
当然,寿险规划师们是不赞同的,尽管这是好事,但购买其他保险公司的产品,他们是没有佣金的,他们深知这当中的各种关系,但只会看穿不说穿。
眼看自己公司的产品在渠道定价上,失去了竞争力,更替的新产品又没能及时补上,继而只能寻找服务相关的溢价,来投喂着手上的客源。
他们对外宣称,为客户制定合适的方案,在理赔的时候帮客户准备好资料,多跑几次腿,这就是所谓的服务。(官方宣传语会华丽很多,我只是抽丝剥茧把本质说出来)
我承认,除了为客户制定合适的方案,其余的服务都是可有可无的,更谈不上我需要为其支付服务费用。就以我自己的保单为例算一笔账:
那时候,我买了一份约为7000元的现金价值保单,当中包含多个险种,细分下来的每个产品其实在“保险超市”的里面是可以查到的。
如果通过“超市”的渠道去购买,价格只需4200,总价相差39%,换句话说,这39%理应就是服务溢价。
上面也说了,保险产品最终理赔畅顺与否,理赔速度如何,只与当初签订的合同条款约定的有正相关的作用,细致的解读合同条款才是硬道理。
这并不是代理人一句服务理念就能豁免过去的,而我以前每年39%的保费,几乎就贡献在了制定合适的方案里面。
至于值不值,这我就不说了。
隆重地说一下“保险超市”的缺点
当然,每一件事都是双面的,既然带来了好的一面,自然就会有坏的部分,这种寿险规划师眼里的“野鸡”保险,当然也有缺点。
首先没有了服务溢价,也就产生了大量的认知缺口,没有了人为你解说这解说那,这个时候你需要对保险,乃至整个保险产品的计划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为自己配置保险方案。
这里面没有什么特别难的东西,只需要你能清晰地意识到你的风险点在哪些地方,然后找到对应的产品,对症下药就完事了。
所谓合适、高度定制的方案,就是你尝试去了解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毕竟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这是一门技巧,值得你花时间去学习和了解。
但幸运的是,相同年纪相同人生阶段的人,几乎都面临这相同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追求过于细微的个性配置,这些都是具备很大参考性的。
其次,在没有服务溢价的同时,当发生理赔的时候,你可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准备理赔材料,提交至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当然,你如果不想自己的动手,也可以聘请市面上专业的理赔团队,他们有些收费贵,但拿钱办事,手起刀落,极其专业。
而此时你也不必心痛,这些钱可以在你每年少交的服务溢价里面扣除,绰绰有余。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些针对不同收入、不同保险预算的保单列表,项目内容还在不断更新中,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文章写到这里也算完了。也许这篇文章会得罪不少朋友,尤其是行业内拿着高额佣金疯狂贩卖垃圾险种的朋友。
无论你相不相信,中低端收入人群的保险服务被网销取缔,也只是时间问题。服务溢价的权重往往只会在高收入人群险种里的占比更大,更何况,目前的这些服务,溢不了价。
无论是保险经纪还是寿险规划师、无论是直属代理人还是兼职代理人,在我眼里都是中介,中介不是坏人,它存在有它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不断地调解每个行业里认知、渠道、信任这三大不对称因素。
而所谓的专业服务,是让客户感受到业务带来的溢价,而不是嘴上说说,让客户去支付溢价。
第31篇 | 4827字
原创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jacoblab」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侵权必究
题图:「哔老师」摄于羊卓雍措军事区
往期精彩文章
▼▼▼
- 每周日晚22:00更新 -
雅格布精选保险请点击
▼▼▼
左下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