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山,那清风
文/黎清明
我总想在山里过过清静日子,又总不想离开喧闹繁华的城市,我矛盾的待在城市眺望远方的座座大山。
说起大山,我忍不住想起神头的仙女阁,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云雾缭绕,仙气十足。仙女阁在一座山中驻足。但那时,我只遥望了半晌。心中还是十分想上去一探究竟,最终未能如愿。那时是我第一次面对面地看着大山。
有一总归是会有二的。不久,我就在蜿蜒盘旋的吕梁山中找到那种面对大山的感觉。矮矮的窑洞,皑皑的白雪,光秃秃的山头,没有几棵大树,蜡黄蜡黄的枯草杂乱叠盖。露出的青石倒是整齐划一。一座座大山的前面是一座座的大山,一座座大山的前面仍是大山,当我心里的底线被无奈的打破之后,我忍不住要感叹,又好气,又怜悯,又无奈,又彷徨。时而盼望走出这绵延不绝的大山,时而盼望下一个山头不是原先那样。越是心里期盼,越是心灰意冷。为什么?
我要的大山是孤零零的一座山,开满鲜花,清风掠过。作为山西的名山在我心里却难堪。它一路上不断的释放它的破旧与苍茫,我一路上盼望我的宏伟与壮观。一座山刚看到半山腰另一座山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刚要感受它的壮观,另一座山就来衬托它的威严。直到行程结束,我都没有感觉好一点。
黄土,大山,雪。
大山,黄土,雪。
呒……我叹息。我被这独一无二的,永无止境的大山所折服,它的怜悯,它的破旧,还有它的黄土,无一不是在诠释它的深邃的忧伤。它历经时光的洗刷与打磨,最终成为绵延不绝的恢宏的大山。我不应该感到无奈,也不应该感到彷徨。我所经过的大山都是岁月,都是沧桑。它真切地展露着一切,悲壮而悠远。我该感到庆幸,在它的怀中转来转去,看来看去,欣赏那终其一生都无法到达的忧伤,感受那付出一切都换不来的真切。
它是真实而忧伤的。但我无法忍受这忧伤,我决定离开,我受不了它的悲悯,我不想看见它的伤口,但我又不得不面对它的脸庞。最终我被自己打败,原路返回。
我总想去吹吹那清风,暖暖我的心意,又总不想离开这阳光明媚的地方。我矛盾的待在阳光明媚的地方等待着清风掠过我的脸庞。
谈起清风,我总忍不住想起长治娄底那个村子的清风。长治很美,尤其数风,夏秋时节,惬意满足。我小舅家在娄底村庄的正中央,他家里有十来亩田地。每到秋天,总需要人去料理。我随小妗到田里。
进到田野,一望无际的是绿油油的玉米。杂草丛生的玉米地里开满了各种野花。地头沙石硌脚,软绵绵的田地里隐藏着野鸡和野兔。
阵风一过,玉米左右摇摆,免不了凉爽而又惬意。我把玉米地里杂草一遍遍清理,又把多余的玉米枝桠打掉,站起来,感觉累坏了,忽然而过的清风带给我无限的慰藉。当我想张开双臂拥抱这恰时而来的清风时,它猛地向我奔来,丝丝缕缕的凉意钻进心头。这是她诉说爱意的方式。我曾想像风一样自由地到世界各地,但我明白,可能不是那么顺畅。
她是惬意而哀怨的。我无法面对这阵阵刺骨的清风,我想离开。我不想看见她的哀怨,受不了她的彷徨,但我不得不承认她给过我的慰藉。最终,我仍然原路返回。
恋过大山的深邃,却无法成为深邃的一部分,漫山遍野都是忧伤。念过清风的执着,却无法随其掠过田野,一望无际都是哀怨。爱过山也爱过风,终其一生都无法到达。
我曾勇敢的面对大山,它向我展露了悲悯与苍凉,面对大山,我被无尽的忧伤吞噬,沉浸在迷茫中。也曾勇敢的面对清风,她向我诉说了一望无际的苍茫,面对清风,我被无尽的哀怨淹没,深潜在无奈中。
但我时常想起愿意向我展露的大山和趔趄的清风,我想,总有那么一天,我要属于那种忧伤和哀怨。因为,我还不相信,那就是大山,那就是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