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光啊

《春节二三事》 2017/02/11推送

2018-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Dove不是德芙

今天是元宵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公众号原文

俗话说,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赶着年的尾巴跟大家分享几件春节的几件小事。

(一)

原本放假前就在思考怎么借着新年发一篇推送,还琢磨着回家学习一下,整一个每年过年都会在朋友圈刷一刷屏的诸如新年签、朋友默契度之类的小游戏H5页面链接,刷刷存在感。

结果一回到家,这些问题就统统不想考虑了,只想着好好陪陪家人,多帮他们干干活,和他们说说话。虽然嘴上说着天天被“驱使”,但还是乐此不疲,本来要刷的存在感反倒成了微不足道的东西。

大年三十儿,我坐在家里陪家人弄饺子馅儿、包饺子(为此错过了许多微信红包orz),后来我妈嫌我包得不好看,就变成她包饺子,我边嗑瓜子边陪她唠嗑儿,等饺子包完了,就变成我俩边嗑瓜子边唠嗑(最后我还因为瓜子嗑得太多上火了……)。这要是前几年,我早回屋子里一个一个编辑发送新年祝福了。今年我也只是在和家人看春晚的时候回复了收到的祝福。

这种变化的起因,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突然又长大了一点,越来越懂得家的珍贵;又或者是研究生的假期变短了,再看看工作的同学朋友们更短的假期,想着自己没过几年就也要变成没有暑假而春节也没几天假的人,才更觉得待在家里的时间弥足珍贵。

从初中开始住校,我好像一直都不是个特别恋家的人。如今越长越大,似乎正在或者即将为了许多许多理由离家闯荡,“家”的牵绊,也越来越深了。

(二)

过年几天似乎人人都会谈谈春晚,至少社交平台上看起来很热闹。

我在除夕晚上和家人一起看了春晚的前大半场(到将近12点),除了个别地方稍稍有些尴尬,并没有太多不适。当晚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两位相声演员表演的《姥说》。他们的表演塑造了两位姥姥形象,一位慈祥,一位严厉,却都是爱护外孙的好姥姥;两位姥姥不光看护了表演者的童年,她们的言传身教也一直影响着两位表演者。

看节目的过程中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姥姥,小时候在姥姥家住,她也是像节目里说的那样对我的!青春期的时候姥姥还十分委婉地说起过一次“和男同学的关系”,现在想起来,她当时那由于关心(怕早恋)想说,又碍于隔了一辈儿不好意思张嘴的模样,真是可爱极了。到再大些离家上学,每次去看姥姥,她都惦记着“要好好吃饭”,以致于我每次进门前都要先把头发扎起来,不然就会被批评,“你看看你,在外面不好好吃饭又瘦了!还说没瘦,你看你那脸瘦成啥了”,虽然我欲哭无泪内心觉得自己的脸已经够大了……这几年去姥姥家,我都会做几个菜给姥姥姥爷吃,姥姥总是一边唠叨我妈回家还不让我休息,一边又开开心心地帮我洗菜递碗,还不忘说上一句“切的土豆丝不好看”;吃完饭一起坐着说话时,我就和我妈互怼,互相告状,姥姥一说我妈,我就开心地直乐。如今长大了,不像小时候天天黏在姥姥身边,得姥姥照顾,该反过来关心她了,谈话间能逗她开心也是极好的。

是不是每一个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过的人都会有我这种心情呢?只希望他们身体健健康康的,每天开心快乐。

(三)

我把《姥说》的节目音频分享给了朋友,过几天收到朋友发的一个链接,大意是说春晚节目主题是启示大家向内回归,回归家庭,语言类节目的主题有:年轻夫妻、老伴儿、离婚复婚、姥姥、女婿等。文章内容不能句句都信,但也有几分道理。这些节目虽说有些主题不够突出,但确实都是和家庭相关的主题。

现如今,全民吐槽春晚似乎成了一种风气,上面那个链接算是“一股清流”。我一个几乎看了全程的人,虽然觉得有些节目主题不突出,却也并没有看出有太多不妥的地方,至少不像网络上有些针对性言论说得那么不堪。

我所能见被议论最多的,好像是小品《真情永驻》。小品讲的是离婚夫妻在一次相亲节目上重见,丈夫发现妻子当年要求离婚的原因是自己可能不能生育,丈夫表明立场认为妻子最重要于是二人重修旧好的故事。我大年初一在知乎看到有人说这个小品“政治不正确”时还有些诧异,思索了一下没搞清楚哪里不正确,后来就看到微博上有人批判这个小品不该把妻子不能生育作为离婚理由,并上升到“侵犯女权”的高度。而我除夕当晚看的时候明明是:妻子暗自那么认为就要求离婚,离婚后丈夫得知真相就明确表示“妻子和孩子相比妻子重要”,从结尾来看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侵犯女权的地方。代入一下女主角的处境: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流产,可能再也无法生育,而丈夫是几代单传,她会有要离婚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要说她错也是没和丈夫好好商量,这是不会沟通,也不至于到侵犯女权吧。

我不知道我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个人愚钝不敏感还是我的思想太落后,可是一旦上升到“女权”这个问题,我是不认为自己有话语权的。因为我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程度,可能也仅限于表面的了解而已,并不能上升到可以与人讨论争辩的高度。如果你有好的想法,不管是对这件事的看法,亦或是能帮助对“女权”这个词语认识更通透,都可以在后台告诉我!提前感谢!

(四)

我看网络上的某些言论,总感觉太过浮躁。像这个“女权”问题,可能刚开始有一部分人是真的有意见真的吐槽,后来就又涌现出更多人来吐槽,目的却只是为了用出格的语言博眼球赚关注度,最后就变成一个“大事件”,让再后来的人分不清是非。《乌合之众》里说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体值,群体的情绪容易被出格的言论煽动(大意如此),我在读的时候一方面觉得有些荒谬,一方面又总能从这种群体言论中找到证据,能做的也只能是尽量使自己避免群体性的影响了。

说到网络言论就想说说现在的弹幕礼仪。我去年才入的火影坑,天天在b站补番,有时看弹幕就能笑得前仰后合,当时就觉得“弹幕”这个发明真是好!我一个人看视频的时候没人讨论,就写在屏幕上,和其他正在看的人讨论;后来看到这个评论(弹幕)的人,就会觉得有人在和自己一起看,一起吐槽。同时我也很佩服b站的弹幕,可能看视频还没笑,弹幕就已经戳中笑点了。而且弹幕还经常会有人点出背景音乐出处,若是外语还会有大神翻译出来作为弹幕打出来。

可是这一年看弹幕,却总是看到一些明星的粉丝互相争吵谩骂,或者因为视频里的有些情节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出来,让人看了也心情不舒服。我这几天在b站补《中国诗词大会》,本来是很有意思的节目,有些弹幕却因为个别选手的某些表情谩骂出很多难听的话。诚然不是所有读古诗的人都淡然如水风度翩翩,但这种谩骂行为却更加该被指责,丝毫没有弹幕礼仪。有时也只能默默关了“弹幕”按钮,安安静静地看一场比赛。

见不贤而内自省,“慎独”是一种好品质,其实在网络上做一个文明人也是慎独的一种表现吧。不过网络上的东西有好有坏,还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呀。(哈哈,感觉我像个啰嗦的政治老师非得思辨一下)

(五)

我要去和朋友吃汤圆啦!过年的小事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过年有什么开心事或者奇妙见闻,欢迎后台留言给我哦!

最后送上一声迟到的新年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坚持自己在新年伊始许下的目标和心愿。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