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

2020-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_我们_

  我们长期面对以分数为主,其他次之的应试教育为前提的教育,对美国教育一直抱着羡慕好奇的心态。一个追求自由自主,把人权放在第一位的国家,他们的教育是怎样的?电影上那些情节是不是真的?还是为了剧情而可以刻画的?相信透过钱老师的文字,可以解答我的疑问。何况钱老师任职于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立体多元的美国私立学校。面对的情况更复杂,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办公室政治问题等等。但透过他的文字,不紧不慢,一个个案例像故事般展现在眼前。每一个故事背后,还有一句名言警语,令人深思。透过故事,不仅看到了美国教育,更是心有感触,感慨颇多。这不是一本给校长看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也学会了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家长。

当看到“从小托付给他责任,长大以后才能学会担当”这句话时,突然想起来前天跟家长的谈话。最近小升初的事情,大多数家长来电话讨论孩子更适合上哪所学校的问题。其中一位家长说:侯老师,我原本想让孩子划片,划片的学校就在我单位旁边。我说:我的意见是尽量让孩子离你远一点,有条件的话可以读私立的初中。孩子越是跟着你,越是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是害了孩子,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好不容易在学校养成了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好习惯如果再跟着你,孩子又回归起点。家长说:是的侯老师,我心疼啊,最近天热,孩子身上咬了几个包,我都心疼的不得了。一个12岁的孩子,在夏天被要几个包不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么。到了家长这里,就成了心疼的事情。不难想象,孩子在家是怎样的皇帝般的生活。这不仅仅是溺爱的问题,更是亲手断了孩子的双手双脚,让孩子成为生活上的废人。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能承担社会责任么?我果断的建议:请务必和家人商量,让孩子远离母亲的怀抱,给他一个成长的空间。

钱老师在书中说到“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他在美国听过最多且最经典的对话之一。通过天天的故事,钱老师表达了这一观点。当我看到书中天天突然对妈妈说:我学了这么多年中文,为什么我不能去中国读中学呢?我的反映是:神经了吧,小孩子不懂事胡乱说。放在我身上,我是肯定不会允许的,或者只是当作玩笑。然而天天妈妈的回答是:对啊,为什么不呢?“淡定妈”不但没有被“不羁女”的大胆想法吓到,更做到了普通妈妈做不到的一点:绝不帮忙。既然是你想要的事情,就得靠你自己去实现。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我是天天,我退却的可能性几乎是100%的,因为我觉得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这个小姑娘却靠自己的力量做到了。一个“甩手妈”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去做梦,再圆梦。这种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态度,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可贵的养分。通过天天的故事,还有一个感悟: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并不是说好事情与坏事情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那些擅长的与不擅长的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想起来蔺老师前几天在六年级年级会上的分享:年轻时候的我,看中每一个孩子的成绩,课下抓着孩子补习,要求他们的成绩务必在一个标准之上。其中伴随着的是老师的筋疲力尽,孩子的厌烦,成绩并没有多好,孩子也害怕数学,害怕老师。现在的我,在心里给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标准。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孩子们爱上这门学科。其实这就是蔺老师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看看他们班孩子的状态就知道,蔺老师的做法是对的。孩子们一下课就涌入办公室,积极的请教数学问题;孩子们在课间互相讨论问题。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看起来是舍弃了一些难题,但他们收获的是学习数学的热情,遇到难题不退缩积极思考的态度,这才是学习道路上的必要品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