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刚刚发生一件事,事不大,但我是个敏感的人,第一次坚持自己的选择,到现在还是头皮发麻,是为记。
一个饭局,提前了不到两小时通知我们,周末蓬头垢面的我,叠加生病buff,全身心都在拒绝出门赴宴,遂拒绝,但借口找得很烂,给后续埋下了麻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以前都是去的,这次真的实在不想去!!!
拒绝后我身体反应很多,头皮发麻,偏头痛隐隐开始发作,脸上作烧,心慌,动作细碎,拘谨,整个人紧张、焦虑、纠结,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这些情绪的源头在于,我本身不想去,但社会规训教训我:得去!
我得违背自我意愿去迎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所必须的自我阉割;对方是领导,怕给领导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影响日后工作的顺利程度;我害怕没有满足别人,别人对我不满意,以至于评判我,尤其是负面评价;我不能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我竟傲慢如斯?竟连别人的思想也要控制?一切都要以我的标准为标准,超出部分坚决不受?不不不,只是因为恐惧;我为什么会对此恐惧?负面评价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尤其是权威的负面评价?为什么对我影响竟如此之大?
“有诸内者,必行诸外”,司外揣内,同样地,外有所现,必内有所应。
这件事不大,其他事也同理,为什么在我身上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我很想弄清楚它们的内在逻辑,我受困于此,也受害于此,曾经,也必然受益于此,不然它不会被保留下来,存活至今。
我在惶恐些什么?权威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我小时候代表什么?一点一点捋,不能乱。
在我刚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权威是母亲,脐带相连,她不开心,我也不会开心;生下来,权威是能决定我吃喝拉撒的人,是父母,是长辈们;上学之后,权威是老师,是教导主任,是校长。工作之后,权威是上级,是领导,是大佬,是一切地位、权力、资源、能力高于我的人。如果从小与权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面相对地也会顺利很多。心灵疗愈中比较受认可的一句话:这一生,我们和所有人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无论中国传统经典还是西方现代心理学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持这一观点。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曾经深信这个观点,从我自己的经历、旁观他人的经历都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我的点具体在哪里?找到具体的点,才能对症下药。
重男轻女,暴力、冲突,饥饿、故意忽视、排挤、不公正、偏心、控制、打骂、羞辱、贫穷、猥亵……能找多很多很多的点,每一项都在别人的家庭中存在,对我而言,我属于那种敏感、心软又内耗的体质,在我记忆之先不知哪些条件,加固了这种性格,又凭添自卑、恐惧、无力、忧郁、迷茫、紧张、纠结、愧疚、害羞、嫉妒等特质,是的,我都有,我从不回避。一度极其严苛地评判自己,忘却了所有优点,有的只是这些负面的感受和评价,我曾一度包裹紧束住自己,将所有感受都束缚在这皮囊之内不外泄;崩后又过度外求,向外敞开,展示自己的脆弱、痛苦、难处、无力、无能,希冀有人如盖世英雄,踩着七彩祥云救我于水火。没开玩笑,这种好笑的想法持续了好多年,身处其中时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尴尬,羞愧,觉得特别正确,就该这样。现在更多的是期待自己哪一天完全醒悟,独立负责自己的全部人生,行动起来,积极拯救自己于水火。可是啊,未来永远不会到来。
记得有一年暑假,家中不知发生了什么,约莫七八岁的我被送去二姑家,缠着二姑带我去街上玩,她总说明天,待得明天变成今天,再说明天。明天明天,永远也没有那个明天的到来。我那时不服,与之辩,你前天就说明天,前天的明天是昨天,昨天的明天是今天,你都重复那么多次了,到底哪个明天才带我去?那么小的我就懂的道理,年纪涨起来后,反而忘却了。我也很想问问现在的自己,明天真的会来?这只取决于我自己,那么到底是哪一天?你准备好起来?好起来需要哪些条件呢?
有人无条件地爱?物质条件保证生活?工作?毕业?健康的身体?
遇到问题不要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一击破。
无条件的爱,这是每个人内心都渴求的,但也是最不现实的,父母之于子女,尚且会偏心某一人,何况长大后,与芸芸众生,皆是无此羁绊的关系呢?这种不现实的追求往往会让人处于不满足之中,不满足现状,不满足过去,将期望寄托于未来,那到达不了的明天,而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终其一生,不过百年,据我现在这活法,半百都不一定活得到。连自己都做不爱这样无条件爱自己,却拿什么去要求其他人。还是伟人毛爷爷说得好,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一生可是持久战。
物质条件,没有家产继承,这得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去实现,和后面的工作等都挂钩,归根结底,是自己要去努力的。
健康的身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年皆过百而动作不衰。而我么,目前犯得大错有熬夜,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当。可以改么?可以改!什么时候改?此时此刻。
落实到纸面上问题就变得简单起来,剩下的就是在现实生活里坚持去做了。
写完这些,慢慢地不那么紧张、惶恐了,我惶恐,我紧张,我焦虑,都是内在对权威的复杂感受所引起的,和现在这个事件不完全相关,将情绪和事件分离后,慢慢能平静下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我好像是得罪了领导,但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必尤其过人之处,我所惶恐的只是对于未来可能的良机的失去的恐慌,但这不影响我生存,即使相对变得困难了一些,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是一个能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人,适合我的路是偏重于技术、实干,如此,将自己的专业做好,打磨好,这是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与此冲突且我内心十分不愿的,可以拒绝。
我会为自己的拒绝买单,选择一条路,自然意味着,放弃其他的路。但,我们只是一个人,只有一双腿,当时当下,也只能走上万千道路中,有且唯一的一条路而已。
此时此刻,静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