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孩子静悄悄,不是玩手机就是在捉妖。
我猜儿子应该是在偷偷地玩奶奶的手机。所以故意放大脚步,他听到声音,把手机一扔,然后躲起来。
专家说,要想让孩子不玩手机,那么家长要给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所以,我故意装作没看见,然后问:铭铭去哪里了,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他迅速地跑出来,然后从包里掏出来一个玩具,献宝一样的拿到我们面前,邀请他爸爸一起玩,当时姐姐在问爸爸问题,我就把他带到房间里去了。
儿子经常会拿回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不是老师奖励的,就是他抽奖抽的,反正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这一次的是个有关平衡方面的积木,形状各异的小积木,和一个锯齿状的月亮船。
我和儿子摆起来,说句实话,他这个玩具很是一点也不想玩,怕在地上玩确实有损我的形象,但是为了不让他玩手机,我又必须陪他玩。
这个积木虽然质量不怎么样,轻飘飘的废塑料制作,但儿子兴致勃勃,第一次我们搭但一半失败了。第二次寻找方向也失败了。
第三次小心翼翼地。我两个大气都不敢出,然后一块一块地搭,没有想到竟然成功了。我和儿子两个人都欢呼起来,我们不走寻常路,又换个新花样,一样也成功了。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玩具,我们玩了半个小时,所以孩子需要的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而且家长陪伴的开心。
多次尝试后,看时间还早,于是我就问他要不要练习一下仰卧起坐。他爽快地答应,快速地打开瑜伽垫,我压着他的脚,让他做。这孩子别看有肉,也许是方式不对,他躺下后竟然起不来,把我笑的肚子疼,他看我笑自己也笑,一笑就更加没劲,只能偷懒,半躺着就算过关。
他做了三十个后,就帮我压腿,顺便数数,我来做。我也做了三十个,换他来做。两个人嘻嘻哈哈,一下子多小时就过去了。
有时候觉得现在的小孩很可怜。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是匮乏的,但是可以玩的项目太多了,小伙伴也多,写完作业,不是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找小伙伴们疯玩,爬树,跳马,跳皮筋,甚至找个斜坡滑半天。那时候孩子也多,整个村子就成了我们撒野的地方,天大地大,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可谓是狗猫都嫌,甚至不听劝下河摸鱼,被家长用竹鞭、棍子伺候,但是下次免不了还是淘气。仅仅是想想都觉得是快乐的。
而现在的孩子被高楼大厦禁锢着,活动的范围基本上是家,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到阳台有些是独生子女,即使有些家庭是二胎,三胎,但是由于年龄上的代沟,导致他们很多时候依旧是不能共频的,他们还是缺乏玩伴。
位置狭小,而又没有其他娱乐的项目,那么孩子就把对象转向了手机,而且手机游戏和视频的高刺激项目让孩子很快沉迷其中,并且乐此不疲。
所以对于孩子,如果不想让他们玩那么久的手机,那么就一方面就需要多给予陪伴,另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好需求的项目。而在这个项目中的成就感要比手机中获得还多,那么孩子就会丢下手机玩项目。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家长不想忍受孩子的活跃,想自己待一会,那么仍一个手机给孩子,孩子安静呢,家长也可以安静了。但长期以往收货的是沉迷手机的孩子,等到你发现问题,但是解决起来非常的耗时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