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在优势潜能发掘营 【知识IP】文章合集

中了他的无影连环刀,但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2017-05-14  本文已影响61人  一只写字的猪

潜能营—FH0067— Fawne

《如何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这是我在本次潜能孵化营里最想听也是最期待的一节课。授课的老师名字也特别:胡一刀。

在他的个人简介里,特地强调了自己不是《雪山飞狐》里的胡一刀, 而是职场套路破解专家,职场潜规则破解第一人——胡一刀。于是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的我,赶紧去回看了一遍《雪山飞狐》。。。

小说里的胡一刀是侠骨柔肠的一代大侠, 而现实中的一刀老师,从他在课上抛出的无影连环刀来看,也绝对是一位积极入世又自有心法护体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当然,我并没有变节,秋叶大叔依然是我男神。(哎哎,大叔你别走啊!)

我也没有在拍马屁,下面我就说一说对我造成大规模杀伤力的“销魂三刀”。

第一刀:劈开迷障现灵光

一刀老师把“优质的外力”放在第一部分,依我看,他比恩格斯和他的好朋友要高明很多。

依照我还依稀记得的上个世纪高中政治的知识点: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部矛盾则起推动作用。所以说内部矛盾才是最主要的矛盾。而且这节课的主题是发掘自身潜能,理应要先从自身说起吧?

可是一刀老师非是反其道而行之:个人的崛起离不开优质的外力。

记得庄子的《齐物论》里描绘了一种鹏鸟:鹏鸟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即便是如此巨鸟,尚需胁下之两寸清风,才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更何况是我等俗世凡人?所以老师说的在理,没毛病。

可现实的困难摆在眼前。我有潜能,领导看不到啊!没有撒开蹄子的大草原,只给三亩盐碱地,任你千里马也犯愁。

此时,一刀老师长身屹立于巨崖之上,向着那压抑着众生潜能的漫天阴云,只一刺,就见破絮中登时多了一道光明的裂隙,金光万丈破云而出,比剑锋还要耀亮彻目。

假如工作套路了你,你完全可以再套路回去。一刀老师讲起了一位曾在诺基亚公司工作过的小哥。这位小哥入职后不久,就敲开了一刀老师的房,咳咳,办公室门。他简短地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擅长领域,以及经过细心观察得到的结论:企业内部缺乏培训。紧接着毛遂自荐,渴望能够获得培训方面的资源和机会。

这样一位来自别的部门的小哥,并不是一刀老师的直系下属。但通过简短有效的沟通,他令一刀老师另眼相看。当一刀老师建议他去多研究一下品牌宣传的时候,小哥也欣然从命,理解了一刀老师没有说透的言外之意。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样的故事如果发生我的身上,完全会是另外一种画风。当我敲开一位别的部门,或者是更高层级的领导的门,很可能是去抱怨,去告状,甚至是申请调离现部门。既然现在的工作和我的专长不符,而领导又不够重视我,甚至工作上还受了几次挫折,那我干脆就去告状,去申诉,去调离,实在不行还可以辞职嘛!

可问题在于,我既没有实打实的业绩作敲门砖,也没有冷静地观察过公司的业务需求,更没有清晰的自我规划,甚至也没有人家诺基亚小哥的话术技巧。就凭着一股子青得发涩、自以为是的傻气,逮住了领导就像祥林嫂一样念念叨叨,没完没了,说不出一条有条理有建设性的观点。领导要是遂了我的心愿,那才是见了鬼。这样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前同事身上,现在回想一下,如果我当时遇到了她的困境,难保不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一刀老师的第一刀,帮我劈开了新的思路。原来除了告状、抱怨、求做主,领导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诺基亚小哥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可是又令人细思恐极:在职场上,没有人欠你一个机会。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还以为,领导等于班主任?究竟是工作压抑了我,还是我压抑了工作? 其实机会就在眼前,只是我的手和心,乱了。

第二刀, 刀势如虹指洞天

要想发掘潜能,只有优质的外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在职场江湖自成一派,混个风生水起,还必须苦练内功,拿出令人信服的本事来。

现在我已经打开了脑洞,稳住了手脚,但坐在小小的卡位里,该从哪个方向来着手发掘潜能呢?还是一头雾水。

冷风如刀,万里飞霜。一刀老师的刀已出鞘,刀光一闪,比闪电更快,比朔风更劲。只见漫无边际的冰原上,竟被刀风扫出数条蜿蜒如蛇的小径来。它们平日被经年的积雪所覆,竟不为人所知。

正如秋叶大叔提到过的:离钱最近的地方,是职场。一刀老师和秋叶大叔 ,两人都不主张离开职场和本职工作,去空谈定位和潜能发掘。

潜能发掘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在本职工作中消极懈怠。别人都在讲“辞职去旅行”,为穷游,酒精和逃避找一个有情怀的借口。一刀老师却从不说这些悚动却不负责任的话,他的潜能发掘课,是立足于职场基本盘的。丢掉了职场的主阵地,您老人家那180项潜能又没能浮出水面,不是满盘皆输是什么?

所以,一刀老师的第二刀,直指的是发掘职场潜能的盲区。有这许多发掘职场潜能的路径,长期被我们熟视无睹,随着一刀老师的讲解,它们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有的笔直,有的蜿蜒。沿着小径一路前行,便可到达职场雪崖最高处的洞天福地。

例如,由企业内部的变化来激发潜能。顺应企业内部一岗多能的需求,能不能多揽一点激发自身潜能的活?为了某个project而组建的跨部门团队中,可不可以多做一些贡献?现在的90后十分注重工作氛围。如果你正是一个乐观的傻大姐,是正能量的人形输出机,也可以为公司的团队凝聚力多出把力。

还可以通过观察企业外部的变化来作为激发潜能的方向。现在的职场,鼓励跨界,需要能力的迁移。你只需将两门技能都修炼到75分,就可以胜过单项100,而另一项是0的传统型“偏科”选手。具体要修炼什么技能,往哪个方向努力。不妨去逛一逛猎聘网等职业超市,有哪些另你“活久见”的新职业,还有那些老岗位产生了新需求。把这些岗位按照薪资排列,找出一个低门槛高收入的职位,你将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如果你认真地按照上面的“套路”进行实践,恐怕想不被领导赏识都很难。

说一刀老师有心法护体,绝非夸大。 听了他的课,你将学会拥抱你的本职工作,进而拥抱现在还并不完美的自己。

欲学轻功,必先负重。和自己的现状握手言和,不空想, 不较劲,才是整个天空最美的姿态。

第三刀,直刺内心觉迷梦

虽然一刀老师讲了许多在职场中发掘潜能的方法。可我并不是抱持着这样的期待来参加这次训练营的呀。

我希望一刀老师能告诉我一些独门绝学,教我如何把我的小兴趣,小才艺,迅速地变成钱。最好还能成为超级IP,流量女王,坐拥百万粉丝,工作不过是随便玩玩。。。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拥有说走就走的能力!

谁知一刀老师只是笑一笑,举重若轻地拔出了第三刀——

圆月落,刀光起,纵横大地十万里。刀光并不快,但就像你看到月光一样,当你看到的时候它已经落到了你的身上。

一刀老师分享了几个表格,有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特点,并鉴定自己潜能的市场价值。

DISC和MBIT、大武马、九型、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挑了几个测试做下来,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原来,潜能何其少,贪心何其多。

我的努力,还远远达不到跟人拼潜能的地步。更何况,原本我以为的几项潜能,根本就只能算是兴趣。老师给的公式:

优势=兴趣+愿付出代价+擅学习+不断的小成就+能积累足够的壁垒

我根本没有任何一项能达到。

现在再回忆起一刀老师的前两刀,苦口婆心地教我们把自身的优势和公司的需求结合起来,达到双赢。这不就是教导我们不要眼高手低,异想天开么?领会到这样的深意,再联想自己听课前的“初衷”,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如果地缝里还有wifi,我一定会遵照老师的教导,去豆瓣和贴吧寻找和自己同类的小伙伴,先来个深刻的自我剖析。

一个人若是知道自己是呆子,这表示这个人已经渐渐聪明了。医生,虽然身中三刀,但我想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后记

别看老师语气温软斯文,但是授课内容绝对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很多看似寻常的话语,那都是老师历经人生起伏的积淀,是职场披荆斩棘修炼出的通透,是江湖人事变迁锻造出的格局。我悟了多少遍,就叹了多少遍。

昨晚老师在IP营大群里辛辣点评了一个文案,也是插完刀就走,徒留背后众生凌乱。我觉得叫“一刀老师”已经不够,应该叫“一刀大师”,当然,最好不要去做“一刀法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