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关于《教育的目的》思考(四)
2020-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中雏菊
自由是前提、是基础
怀特海认为:真正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发现自由和训练之间的那种确切的平衡,这种平衡能使求知获得最大的收获。我们可以坚持节奏型变化的准则:在成长的早期,应该注重自由;在稍后的中间阶段,重点放在对指定的知识的确切掌握上。
怀特海认为,在教育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或没有自由。但是在浪漫阶段重点必须放在自由方面,允许儿童自己观察,自己行动。学生在愉快的时候,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将要独立学习。成长不能急于求成而超过它特定的范围。把握住了自由和训练的节奏,怎样使其平衡?首先应该给学生在浪漫期适当的安排,比如,要写诗,必须先要学习韵律;要造桥,必须要了解材料的强度;语文老师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必须先让学生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在识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记住这个字,就要从这个字的音、形、义进行训练。怀特海认为,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是自我训练,并提醒我们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充分享有自由才能获得,我的理解是,自我训练既是自我学习的能动性激发。比如,孩子的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阶段,如果小学阶段孩子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初中、高中后孩子们就不会太辛苦!在小学阶段不应该以“成绩”论英雄,应该检验的是孩子是否具备了良好的习惯。为他(她)的未来奠基。毕竟学习过程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途跋涉,而不是求速度的短途赛跑。自由是前提、是基础。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明确这一规律,避免揠苗助长,才能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菊言菊语】关于《教育的目的》思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