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作的我,都犯了哪些错误
从小到大,我只喜欢看书,没想过写作。作家这个职业,我妈第一次向我提议时,我不以为然。不是我没有仰慕的作家(实际上我仰慕的人基本都是作家),而是那时我还觉得,为了挣钱写文章,从脑袋里挤出墨水来,实在辛苦。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有兼职作家,还觉得作家一定是小说家,是“编故事的人”。
后来我看的书多了,有时看到某个句子激动得全身震颤,合上书本大脑仍像过电影一样循环播放故事片段,却无人讨论分享。有时经历了一件事,几个月仍念念不忘,觉得其中必有深意,思维却混乱嘈杂,无法理清。有时自己摸爬滚打总结一套方法,对身边亲友却根本不适用。
直到有次感情和思考激烈混乱得要撑破头皮,终于拿起了笔。
最后一个句点划下后,我把笔一撂,惊讶地发现整个头脑都清明了。
自此发现,写作之于我,比起一种选择,更像一剂解药。
从那时到现在,不过两年,却也有两年了。可这两年,我并没有像预期一样,思如泉涌,高产似母猪,从此在码字的道路上绝尘而去。因为我犯了太多错误,走了不少弯路,把太多时间精力都消耗在了“方法论”而不是写作本身上。回顾起来,虽算不上大彻大悟,但也总结出一些血泪经验,记于此以示警示。
错误一:写作和分享本末倒置,将太多时间浪费于寻找合适的平台上
我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要在哪里分享,想写就写了,写完随便找个地方就发了。现在回顾,似乎是一年内少数完成度较高,还拿得出手的文章。这之后,我抱着“从今以后我要开始写作啦”的雄心壮志,效仿别人建立博客。一开始是用新浪博客,后来博客和微博必须绑定,又搬家到网易。写了几篇,发现完全没人看,又开始琢磨别的平台。
我不一定需要自己的文章大受欢迎,但我需要反馈。最最基本的要求是,有人看,甚至只要“可能有人看”。如果一个写作的人,一开始就知道,文章放在这个博客里是完全不会有人看的,那么他写作的心态难免从公众性写作滑向私人性写作。本来是写文章,写着写着变成了日记体,因为“反正也没人看,完成度低点也没关系”。要在无人反馈的时候还每篇都用心推敲琢磨,对自制力的要求太高了。
寻找这样的一个平台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我犯的错误是,为了寻找平台,将写作本身搁置了。常常打开电脑,本想写篇文章,最后却变成在不同的平台上注册了一堆账号,文章却只开了个头。而且,我妄图“一步到位”的缺点,在写作方面又冒了头。看到别人的个人博客设计优雅,分类明确,图片清晰,我嫌弃新浪排版丑,有广告,嫌弃豆瓣日记缩图又无法分类,嫌弃蚂蜂窝写不了留学生日记,嫌弃微信公众号需要刻意营销,嫌弃Lofter上写字的人少发图片的人多,嫌弃Google的博客国内看不到,嫌弃国内的博客搜索引擎不友好……后来差点撸起袖子学Wordpress,一看域名还要自己买,顿时泄了气。
后来我才想明白,每个平台都有几位优秀的作者。他们文采斐然,思想深刻,常常于细微之处挖掘出人生哲学。他们的文章有很多人喜欢,不是因为平台好,而是因为文章好。
文章数量没过百,不要急着建分类。关注群体没形成,不要急着建小站。不要一步到位,而要添砖加瓦。这大概是完美主义又好高骛远的我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
错误二:私人化和公开化写作的平衡没有找好
微信公众号兴起之后,身边许多朋友都申请了个人公众号,颇有将微信的公众号当QQ空间使之势。朋友圈也曾有人发长文,博得许多个赞。知乎上不少自己写作的人,也常建议建立微信公众号,说第一批读者往往是家人朋友。
都是金玉良言,我奉为圣旨。于是煞有介事地建了公众号,准备把写好的文章往里放,然后分享到朋友圈。
编辑公众号头像时,我突然想到,可见状态怎么办?所有人可见吗?那太可怕了。不了解我的人,会不会通过我的文章判断我?了解我的人,会不会借我的文章推测我?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不务正业?我提及熟人朋友,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含沙射影?
如果我幽默风趣,有人会觉得我平时假正经。如果我飞扬文辞,有人会为我扣上“文艺小青年”的帽子。如果我感世伤物,有人会嫌我矫情。如果我客观中立,有人会认为我不近人情。
忘了是谁说过,写出来的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推孩子走出家门总要提心吊胆。对我来说,这孩子还是我最赤裸的人格,最坦诚也最脆弱。周围人已经在一刻不停地判断我,而将这孩子推到人前,暴露在同样现实而凌厉的目光中,想想就会打颤。我的判断不一定正确,能和我共鸣的人本来就少。
这样一想,每当我对着电脑敲击键盘时,只要不小心想到“这篇文章是要发到朋友圈的”,思路便立即阻塞。就像抛了锚的汽车,无论我再怎么撅着屁股狠推,都不能让它前进半分。无奈之下,我将可见范围缩小,试图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所有人可见”,“部分同学可见”,“部分朋友可见”,“非常好的朋友可见”。圈子越缩越小,我也越来越困惑。如果我的文字只是为了和认识的人交流,那为何不约在咖啡厅促膝而谈?
后来我不再希求“找到第一批读者”,荒芜了公众号,断了这份念想。管它谁看到呢,只要不是认识的人就行。再提笔时反觉身轻如燕,好像心灵挣脱了枷锁。
的确有人内心强大,不惧周围人的议论和判断。也的确有人为自己的文字无比骄傲,希望读者越多越好。但,如果你害怕被熟人圈子束缚手脚,如果你仍为自己的不足心存愧疚,那就不要听信所谓的金玉良言了吧。有些文字,只为陌生人存在就够了。
村上春树曾说,“至少我很难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小说家,成年累月不断写小说,同时又能为人私下里所喜爱。为人嫌恶、憎恨、轻蔑,似乎倒是更为自然的事情。”
如果有天读者多了,文章也许会被认识的人读到。不过那时,曾记过的事情恐怕早已时过境迁,我们也已经变得更加强大从容了吧。
错误三:同侪的文章读得太少
怎样称呼和自己一样在网络上写作的作者呢?“同行”似乎不合适,“网络写手”又有歧义,思来想去,用了“同侪”这个词。
写作这件事刚刚去贵族化,活跃在简书这样平台的网络作者,大部分还相当年轻。还没有见到哪本书,详细地剖析这群人的经验、心理和生态。同为写作者,向同侪吸取经验这件事就变得尤为重要。
我从小读书循规蹈矩,基本按老师推荐的书单读。金庸王小波都没读过,专栏作家一个不知道,只是读了一大堆经典名著人物传记(一大堆是按比重来说),作者基本都死了。QQ空间和人人网兴起的时候忙于考试,也没有多看一些年轻作家的文章汲取经验。
我曾觉得,花同样的时间,与其读网文,不如读经典。因为“经典才是时间淘洗过的”。可后来才发现,网上的文章,思考更加鲜活,经验更加可用,内容更加贴近我确确实实生活着的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作者是活的。
作者是活的,而且你找得到他/她。评论私信带来的思想碰撞,和“以古人为友”的体验太不同了。
读得太少,未能吸取其他作者的经验,导致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全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许多的困惑、挣扎和孤独,打开简书“谈写作”,恐怕大部分都化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