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D826《呼吸,为了疗愈》【高原缺氧的真相】杨定一博士著作共
舞动静心打卡D7/R118(每轮7天·第118轮第7天/总第826天),今日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脉轮清理打卡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484天。➡️

共学《呼吸,为了疗愈》之及相关著作摘记心语(续)——
身体怎么知道要呼吸?
谈到闭气,很多人自然会担心失去呼吸,害怕累积二氧化碳会伤害身体、甚至失去生命。这样的恐惧是难免,但其实是多余。
前面提过,呼吸有个人意识自主的成分,也含著意识不自主、由身体自己运作的部份。我们醒著,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控制自己的呼吸。但我们睡著或甚至被麻醉时,身体还会自己维系呼吸的运作。
它是怎么办到的?
从盖统的《医用生理学》,我很早就得到这个印象——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理分子。它完全不是废气,而是有很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
我过去常跟学生说——
生命一点一滴都不会浪费,就连一个反应残余的产物都有它传递讯息的作用。
【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实例,它不单单是身体取得能量过程的废物,在体内还有类似内分泌的作用,像是【帮助血红素释放氧气、还有血管扩张放松的效果】。
【氧气】当然是重要的分子,但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多少有点被过度强调。大多数时候,血液里的氧气已占满95%以上的血红素结合位,甚至有时占据了99%。

除非高山症或严重的呼吸问题,一般人并不需要去特别补充氧气。即使量测到血氧偏低,也不见得代表身体正在缺氧。别忘了,当血红素将氧丢给组织使用时,血氧也会降低。
【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转化成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一起稳定身体生理运作环境的酸碱值。身体本身有二氧化碳受体,也就说明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而需要监控它的浓度来保护身体。
血液里【二氧化碳】浓度高低,会刺激我们呼吸多一些或少一些。这主要是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延脑(脑离脊髓最近的那一段,也有人称为延髓)和脑干中的桥脑来控制的。
延脑表面的化学受体,会持续监控脑脊髓液的酸碱值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外围的监测则由主动脉和颈动脉的化学受体来进行。
主动脉的侦测对血氧和二氧化碳比较敏感,而颈动脉则对血氧、二氧化碳、酸碱值都有反应。
目标很清楚:让身体酸碱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保持恒定。
这些受体的讯息包括酸碱值、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讯息被送到延脑和桥脑的呼吸控制中心,再进一步让呼吸相关的肌肉进行非自主的伸展与收缩,来调节呼吸的速度和深度。
例如侦测到血中二氧化碳增加、身体偏酸或氧气不足,就刺激肌肉加速呼吸或加大呼吸量。如果二氧化碳降下来、身体偏碱,呼吸肌肉就可以放松,让呼吸放慢。
这样的控制有中枢神经和血管两个层面,就像至少安排了两道以上的保险来确保呼吸运作。
关于呼吸,还有一个观念很有意思。英文说air hunger,直接翻译过来是「空气饥渴」,意思是觉得气不够了,要赶紧吸气。这种air hunger反映的,就是由身体主导的呼吸冲动。
一般人虽然怕吸不到气,但小时候应该都玩过比谁憋气久的游戏,也许用力捏住对方的鼻子,或把头埋到水里,憋到面红耳赤再也憋不住为止。谁先受不了,谁就输了。
随著憋气时间愈长,那种「受不了」、「要赶快呼吸」的冲动会愈来愈强烈。air hunger表达的就是这种缺乏空气的体会。
一般人会以为这种冲动反映的是身体缺氧,但其实不是如此。如果你试著闭气,同时测血氧和二氧化碳,你会发现血氧没有降低,但二氧化碳慢慢高起来。那股受不了的冲动、对空气的渴望,其实反映的是二氧化碳已经升高。
比起氧气,二氧化碳更是调节呼吸的关键因子。我们并不是因为缺氧而想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高起来而想呼吸。
在氧气稀薄的高海拔区域登山,呼吸也会变快、加大,甚至喘不过气。一般人可能也以为这是身体侦测到氧气不够,但其实是侦测到二氧化碳过多。
有些人稍微活动就会喘,除了肺部功能不够,也有一部份是身体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
运动会让代谢加速而更快累积二氧化碳,如果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度很低,一运动就容易喘而觉得不舒服,这么下来,自然会排斥运动。

简单来说,呼吸的顺畅与否,反映了身体的状态,也进一步影响体能。你可以简单对照这个表格,指出自己体能活动和呼吸的关系。
试测你有多容易喘?
0:只有做激烈运动时才觉得喘。
1:上斜坡或在平地快走时会喘。
2:走平地时,比大多数同年龄的人走得慢,仍然会喘;如果用一般速度走路,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3:在平地走路,不到100公尺或几分钟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4:因为会喘,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平常穿衣等轻微活动也会喘。
经过COVID-19疫情,许多人有过肺部症状。本来健步如飞的人,走一小段路或拿重物就喘不过来,这对一个人的体能和自信心当然有影响。透过《呼吸,为了疗愈》,我也希望能帮助朋友们从这个经过走出来。
其他的因素,例如内分泌、心理状态、过敏也会影响呼吸。女士月经周期排卵后或怀孕期间,黄体素会上升,也会刺激呼吸的频率。
有些焦虑的朋友,因为长时间肌肉紧绷,都是以浅呼吸为主,也很容易养成会喘或叹气的呼吸模式。感冒、过敏或气喘的情况更不用说,呼吸通常会立即受到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身体是一个攸关生存的讯号,不只启动呼吸的反射动作,还会引发强烈的恐惧。但我们可以透过渐进的练习,让身体适应比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克服恐惧,让身心稳定下来。
简单闭气练习,【帮助自己稳定】
安排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用鼻子自然呼吸几次。
1. 鼻子吐完气后,用手捏住鼻子自然憋气约3~5秒。
2. 放开手,让鼻子自然吸气、吐气,约10秒。
3. 用手再捏住鼻子自然憋气约3~5秒。
4. 放开手,让鼻子自然吸气、吐气,约10秒。
5. 重复「鼻子呼吸10秒+憋气3~5秒」循环,直到自己慢慢缓过来。

我是水沐,本章的奥妙颇多,更解了关于高原缺氧的惑,原来【比起氧气,二氧化碳才是调节呼吸的关键因子。我们并不是因为缺氧而想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高起来而想呼吸】。
原来我们不是【因为缺氧而想呼吸,是因为二氧化碳高起来而想呼吸】。
原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启动呼吸的反射动作,甚至引发强烈恐惧,对于身体来说,是性命攸关的重要报警讯号……
理论之外的实操,同样指引详细,渐进练习,重复「鼻子呼吸10秒+憋气3~5秒」的循环,我们就可以让身体适应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克服恐惧,让【身心稳定{下来。
如此,不知聪明的你,可也同时清晰了吗?!欢迎分享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