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文字记录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的美好,是不是也是一种财富,一种不拘一格的时光剪影呢?
今天回到家里很晚了,跟着几个同事一起出去聚餐。坐在窗前想想,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孩子们越来越听话了,想想这一路走来的岁月,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
下午的课程和三点半都是钟老师的,在星期四的时候,语文老师是最辛苦的了。相比而言,我就轻松一点。下午第二节课结束的时候,按照习惯我都要去教室里放学的。不过今天很是特殊,钟老师把回家的几个孩子也留下来了,想给他们“补习”一下。于是放学也就没我的事情了,看着钟老师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一个个的去讲台上过关,同学们对于钟老师可谓是又敬又怕啊,凡是钟老师要求的作业,孩子们都会按时按量地完成,我想这就是“严师出高徒” 吧。
中途的时候,我出去了会儿。等到我再来到教室的时候,居然没有发现一个人,连钟老师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简直太奇怪了。于是到处找了一下,看还是没找到,便准备去钟老师的办公室问问。
可就在路上,我发现了咱们班的孩子都在二楼的烘培 教室,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孩子们在做饼干呢。

可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做饼干,还有一部分孩子在对面的会议室里(孩子们告诉我的)

瞧,这些个孩子可幸福了。别个班的同学都在教室里热的不得了,他们在这里还有的空调吹。

做饼干的孩子们都在等着饼干出炉,这一个个做好的饼干分给了每一个孩子,我故意同孩子们开玩笑:要不是我鼻子灵,闻到了香味,都不晓得有这么多好吃的啊。你们也太没良心了,有好吃的都不知道叫李老师……
“其实李老师你不来我们也会给你留的,本来我们就有打算到时候给你去送饼干的”一群孩子不太赞同我“冤枉”他们,便不停地解释着。

孩子们都分到了饼干,小心翼翼地用袋子装好,然后依次回到了教室。不过仍然有小部分同学没有得到饼干,因为他们是在会议室里补习功课。
来到教室之后,我说到:咱们班还有些同学没有尝到同学们自己做的饼干,大家有愿意分享的吗?于是同学们纷纷把自己之前拿到的饼干与其他同学分享,没一会儿孩子们就都分到了饼干。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说到:同学们,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因为你们学会了分享。

番外:
1.湛子涵和陈琴被我叫到了办公室,想利用空闲的时间检查下他们两的计算能力。

听说我只出一个题目,他们就特别开心,感觉没什么压力。

陈琴的第一道题就出了问题,没有运用简便运算,所以就有了第二道题目。另一方面,湛子涵就不容易了

题目连续做了好几次才做对,这个时候隔壁班的一个男孩子感兴趣了:李老师,你们在做什么啊?
“我在给我们班的湛子涵出数学题,你也想做一做吗”
“想啊,我还可以和他比一比”这个小家伙自信地说到

湛子涵这个时候也来了兴趣:谁怕谁啊,李老师你快出题目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于是我在草稿纸上迅速地写出了一道题目,两个孩子马上拿着就去做,最后湛子涵领先完成,而这个小男孩就不服气了:李老师,你再出一道题目,我肯定能写的很快,刚才大意了。

这第二道题目,湛子涵做的比较慢。他被其中的简便运算难到了,于是两个人就在旁边讨论。而我就坐在一旁,最后两个人以“平局”结束。
2.中午发给孩子们的苹果有的多,于是我就拿着苹果在班上进行“拍卖”,起拍价是一个尚学币,而最终的成交价是80个尚学币

刘子涵花费“巨资”购买的苹果,听说是要送给妈妈吃的。
后记:
把班主任工作中的所有趣事都抒发出来,好的写,坏的也记,从最初的写几句,几行开始,到后来的一段,一篇文章,也许没有多少精彩靓点,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都是我在平凡的班主任生活中最真实的生活经历和自励的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