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晚越来越没意思
为什么春晚越来越没意思
文/瑶静
从小到大,临近过年,特别期待的就是除夕夜的春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瓜子看春晚,置身于传统春节的节日氛围中,高高兴兴进入梦乡,期待新的一年。
最近这几年,突然发现自己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春晚没有丝毫的期待。当我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过春晚了,春晚在很多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已经逐渐淡化。有人说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导致大家觉得春晚没意思;有人说春晚没有好的小品;也有人说没有时间看春晚……。
其实,春晚最有吸引力的往往都是小品,小品是最能带给观众欢乐的节目。说到小品,首先想到的就是《相亲》、《卖拐》、《昨天今天明天》、《三鞭子》、《钟点工》、《打气儿》、《功夫》、《旧曲新歌》等等,这些作品都是特别值得怀念的,甚至很多年以后再次看这些作品,仍然能够带来欢乐和轻松。
从最近这几年的春晚中可以看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发展,创新技术不断在春晚舞台上展现出来,但是春晚的小品却很少能够带来欢乐,要不就是反映当下的现实点评社会上的某些人,要不就是胡乱瞎扯毫无笑点,要不就是各种失误导致的一阵唏嘘,要不就是尴尬到极致的无聊小品,要不就是充满了讽刺意义的作品。要水平没水平,要笑点没笑点,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导致春晚失去了生命力和往日的活力。
朋友今天总结了陪奶奶看春晚的心得:“觉得看春晚就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没有一点好笑的事情,看完了春晚也不知道今年的春晚都有些什么东西,还不如刷抖音呢!”等到看春晚就像是刷抖音一样,随便看了一个短视频,在观众脑子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春晚只能用没意思、无聊、尴尬来形容。
事儿的背后肯定是人。曾经充满期待的春晚变成了收视率不高的节目,必然存在着某种原因。春晚小品可以说是整个春晚的重头戏,这几年的春晚舞台最常看到的就是反映社会现实、毫无波澜的故事情节,充满失误的小品现场,似乎春晚逐渐成为了考验演员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的舞台。
这几年春晚舞台上,大多都是影视界明星,以演过很多电视剧或电影的美女帅哥为主,很少看到专业的小品演员,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已经逐渐退出了春晚舞台,但是年轻人的美貌和活泼却无法支撑起优秀作品的精髓,无法抓住大家的心。从小品的作品中就能看到,老一辈的艺术家们能够搜集到最接地气,最贴近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小品题材。简单的几句话说出了大家最想听的,简单的行为就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尽情展现。
这些小品作品,带给大家的都是一代又一代的记忆,满满的笑点,甚至小品已经成为了某个演员的经典作品,一说是谁,就是演什么小品的那个。一个作品中的角色已逐渐成为了演员的代名词,这就是优秀小品所具有的力量。即使是在今天再次看这些小品,都能带来欢乐和满满的回忆。
过去,春晚是大家每年特别期待的盛会,用黑白电视机也要看春晚,从不缺席;如今,春晚是充满尴尬无趣失误的影视,有彩色电视机懒得看春晚,不愿出席。
一味地求新、求变、要创新、甚至动用高科技手段,带来的只不过是视觉盛宴,花落即过。
春晚带给大家的作品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自然会一年不如一年,寒了百姓的心,看得人自然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