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心灵抚慰简书·信仰的旅程哲学、宗教、人性、心理

你想要什么?印度教的欲望与弃绝之路

2017-12-29  本文已影响21人  fanzhh

本文是 [美] 休斯顿·史密斯 《人的宗教》一书的读书笔记。

你想要什么?开始时,

你要享乐

你要声色犬马,山珍海味,宝马香车,高屋华堂。你要吃尽天下美食,游尽天下美景,住海边别墅,乘豪华游艇。有人这样享受一生很满足,很幸福。可是,你不满足于此。这样奢侈的舒服日子,第一天你很享受,第一百天你觉得无聊,第一千天你厌倦得要吐了。有天你打开电视,看到名人、富翁和政客这些风云人物,这时你想

要俗世的成功

你要要财富,要名誉,要权力。

你要进入福布斯排行榜,你的财富买的下半个小国。你要成为时间最宝贵的人,路上弯腰拾起来一百块钱的空你就损失了几千万,还是美元。

你要名誉。要成为道德楷模,全民偶像。你要被写进小学生课本,每天收到小朋友寄来的成麻袋的信。你要衣锦还乡,让那些当初嘲笑过你的人后悔的得自抽嘴巴,你则心胸宽广地越过人头屈尊向他们点头微笑。

你要权力。要登上权力巅峰,权力大到仿佛领土内只有你一个雄性。新闻上一天没有你的消息,全世界都会恐慌。你一声令下,灭一个国就像掐死只蚊子。当然你不会,因为你很慈悲,要以德服人。

一般的人,取得这样的财富、名誉、权力,也该满足了。可你不是他们,你站在世界之巅,拔剑四顾心茫然。你问自己:然后呢?除了享乐和成就,人生还有什么更吸引你呢?

你所有的冲动都得到了满足,在印度教所说的欲望之路上走到了尽头,但你还想继续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你下一个目标是弃绝之路的第一站:

社群

这是享乐和成功之后,印度教认为的人生第三个目的。这时你关注的焦点,从自身的小我,转到更大更有意义的群体上。对成熟的人,它的力量巨大。你要付出,要奉献,要服务,你在大于小我的大我身上找到了价值和意义。

你忠诚地完成职责并获得尊重和感激,但社群终究也会成为历史,孤立的历史仍然是有限的,因此最终还是悲剧性的,历史也会死。到了某个时候你又会问:世界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如此而已吗?这一刻正是印度教等待的,印度教说,是的,生命还有其他的可能。享乐、成功和责任从来不是人类的终极目的,它们顶多是带领我们朝我们想走的方向前进的工具罢了,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在更深的层次中。

我们真正想要的

我们要存在。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就意味着不存在。我们要知道。今天的新闻是什么?同事们在谈论什么?我们要知道,满足无魇足地好奇心。我们要“妙乐”。我们不要挫折、徒劳无功和厌倦的感觉。

如果用一个词儿来总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解脱”——摆脱束缚我们的有限性,达到我们的心灵真正欲求的无限存在、知识和妙乐。

享乐、成功、责任和解放,人们想要的可以得到。无限存在、无限觉知、无限妙乐都在人们能力范围之内。实际上,人们已经拥有了它们。

答案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永恒里,可是这种永恒被几乎无法穿越的表面遮蔽。一盏灯可以覆满泥土,几乎把光芒盖住。你向自我提出的问题,是要清理灯之上的尘土,使它那无限的中心透显出来。

内在的超越

我们要妙乐,但妙乐之上有束缚。这些束缚可以分为三类:肉体上的痛苦、欲望不能满足而来的挫折感,对生命的厌倦。

肉体上的痛苦是最简单的。痛苦的强度来自伴随它的恐惧,征服恐惧痛苦也就随之减轻了。

至于欲望不能满足的挫折感,如果加以省察,所有的失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一个都瓦解了个体自我的一项期望,如果自我没有期望,就没有所谓失望了。

至于第三点,我们已经知道,在空间上,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之沧海一粟;在时间上,我们的存在,甚至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瞬间。从永恒的更大尺度的观点看待一切,我们就会对自己比较客观,把成功与失败看成人类庞大剧场上上演的是是非非、反反复复、来来去去。如此与有限的自我分离,依附于事物的整体,当它发生时,生命被提升到了超越挫折的可能,也同样超越了厌倦——面对这样生动的认同,宇宙的戏剧太壮观了,哪里还有厌倦呢?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知的瑜伽

知的瑜伽特别提供给有强烈反省倾向的精神追求者,它是通过知识与真神合一的途径。这套修行的关键在于辨识,辨识那挤在我们注意力前的表面自我,以及肉眼看不见的大我。

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区别可以用一种形象来帮忙。一个人在下象棋。期盼代表他的世界。棋子要移动,车马要赢或输,一个目标要完成。棋局可输赢,而不关乎下棋人自己。

在《奥义书》中有一个美丽的隐喻。一个坐马车的人在他的车中,因为已经把行旅的责任交给了御者,他就可以自由安坐在车中全身关注着车外的景色。这个景象中含着一个生命的隐喻。身体是车子。车子经过的路是感官对象。拉车的马是感官自身。经过修炼之后控制感官的心智由僵绳来代表。心智的决策机能是御者,那车子的主人,有全部的权威却无需动一根手指,正是那无所不知的真我。

从第三者的眼光来思考自己的处境时,等于在同时进行两件事:一是把自我认同与表面自我区别开来;二是把这点自我认同推到更深的层次,然后借由一种与存有等同的知识,使人完全转化为内心深处的那个样貌。

爱的瑜伽

爱的瑜伽的目的是引导那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爱朝向神。“正如恒河的水不停地流向海洋,”在《Bhagavata Purana》中的神说,“‘爱者’的心灵也不断地朝‘我’而来,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这无上的真人,他们立刻会听到有关‘我’的特质。”

首先,由于健康的爱是外向的,“爱者”会拒绝所有的倡议说人爱的神只不过是自己,甚至是那最深层的真我,而要坚持神的他在性。其次,既相信神的他在性,爱者的目标也与知者不同。爱者不会努力去与神认同,但却以他或她存在的每一个成分来崇拜神。

“爱者”的方式有三个特点值得一提:一、亚帕姆(japam);二、反复述说爱的变化;三、崇拜个人选择的理想。

业的瑜伽

业的瑜伽,即通过工作走到神那里。业的瑜伽的信徒会去做每一件来到他们面前的事,并且在做的时候,这些事有如他的唯一的要事。完成后,又以同样的精神去尽另一桩责任。每一件责任出现时,他们都以安定的态度全神贯注地对待,他们会抗拒烦躁、兴奋,也会避免同时去做或去想好几件事情的无谓企图。对于落到他们手里的工作他们尽全力去做,若不如此,就是屈服于懒惰了,那又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私。而若一旦完成,他们会把自己与其分隔开来,不去理会后果究竟如何。

成熟的人不在乎要改正,因为他要能认同那从改正中得益的长远的我,而不是那被指出需要改正的一时的我。同样的,瑜伽行者以泰然的态度接受损失、痛苦和耻辱,知道它们也都是导师。在某种程度上瑜伽行者是处于永恒之中,他们在紧张的活动中体验着安详。像那急速运转的轮轴核心,他们似乎是静止的——情绪上是静止的——就算在他们极端忙碌的时候,就像是绝对运行的静止。

修的瑜伽

修的瑜伽在印度被认为是通向重新整合的皇家之路。因为它带领人到令人目旋的高度。这是为那些具科学倾向的人而设的,乃是一条通过心身试验走向神的路。

印度教义假设人的自我乃是一个多层次的存有。首先,最明显的是我们有身体,其次是我们心灵的意识层。这两层之下是第三领域,个人下意识的领域,乃是通过个人的历史所建造出来的。我们过去的经验大多都从我们意识的记忆中消失了,但是那些经验却继续以当代心理分析企图去理解的方式,在塑造着我们的生命。关于自我的这三层,西方是完全同意的。印度教假设不同之处,是它所假设的第四个成分。在其他的三层之下,甚至比隐蔽的下意识(虽然完全与之有相关性)更少被有意识的心灵所觉察到的,乃是存在本身,它是无限、不受阻挠而永恒的。“我比最小的原子更小,同时比最伟大的更伟大。我就是那整体,是多样的、彩色的、可爱的、奇异的宇宙。我是那古老的一——我是人,是主。我是纯金的存有。我正是神圣至福的本然状态。”

“修的瑜伽”的目的,是带领探究者去体证个人对“内在的超越者”的直接经验,来说明人类对自我四层评估的有效性。方法是有意识地进行内省,这是任何一行中具创造性的天才所采取的典型步骤之一,不过在“修的瑜伽”修行中将它推到了逻辑的极限。其意图是驱策自我灵魂的能量到最深的部分,以激活真我的已失去了的绿洲。

修的瑜伽包括八个步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