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赚钱时代结束,电影院线也面临生存危机了?
10年前,中国全年电影票房仅有40多亿元。从2002年《英雄》的上映,中国第一部破亿的电影,标志着中国进入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时期,中国电影市场年平均发展速度在30%左右,无数电影行业的参与者在经营上和资本上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和利润。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和房地产行业资金的涌进,推动“金融+互联网+影视产品+影视文化”的行业发展。地产资本的入局更是加速院线建设,电影院线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院线数量、影院数量、银幕规模等均实现明显增长。
可2018年的中国电影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中国电影市场需求端旺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可另一边却是流量明星风光不再,IP改编相继扑街,优质的本土电影作品供给不足。随着“霍尔果斯风暴”发酵,有关部门取消线上票补,资本退潮等大环境掣肘下,今年出现的大影院欠薪欠租、中小影院低价转让,让整个影院生意都处于低谷状态。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影院生意火爆时,院线的隐忧就已露出水面。
截止2017年12月29日,全国银幕总数已达53560块,中国已超北美成为全球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这五万张银幕的放映规模,让元旦新年档的火爆为2018年开了一个好头,复盘1月大数据,全国放映场次835万多场,同比增长近两成。可这背后,单银幕产出较去年同期却是下降11.2%。这种票房下降不是个别影院,而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将意味着影院经营难度继续加大,市场的千变万化对于影院经营者们的要求更高了。因为市场不能依靠新影院扩大规模容量,另一方面,增加的影院和银幕却是在稀释原有客源。
院线处于电影产业链的中下游,是以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家影院的组合形式为依托,以资本联结或签约加盟的形式为纽带而建立的影院联盟。院线对旗下的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和统一排片。
也正是因为院线处于产业链的终端,决定了它的被动性。在今年影视行业进入寒冬调整期后,上游内容供给质量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产业链下游的影院的隐忧彻底爆发。
传统影院巨头危机四伏,中小影院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影院数量和银屏数目逐渐达到的天花板,让影院丧失了高速增长的最大红利,再加上互联网宣发的入驻让影院的排片主导权逐渐被夺,而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票补风波”并不能妨碍在线票务平台的欣欣向荣,也没能让影院摆脱对于互联网宣发的依赖,只是加速了电影市场终端的竞争,让传统院线更加喘不过气来。
躺着赚钱时代结束,电影院线也面临生存危机了?拓普电影智库数据显示,在今年的10个月里,确认倒闭或停业整改的影院已接近300家,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一家影院停止营业。
从当前的行业格局来看,可以说万达和大地已经成为了电影终端市场上的并列双雄。
从院线票房情况来看,2018年上半年,万达院线以42.61亿元的票房和13.5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各大院线之首;其次为大地院线,2018年上半年票房收入为31.81亿元,市占率位9.90%。
从院线集中度来看,2018年上半年TOP10院线票房收入达到219.33亿元,占全国票房比重的68.61%,较2017年67.63%的市占率,集中度有所上升。
据一组公开数据显示:在全国总票房再创新高的2017年,所有开业满两年以上的影院里,万达80%的影院出现了票房下滑,UME、金逸、横店的这一数字则分别为63%、70%和65%。
这是因为万达一直以来主打都是针对高端市场即一二线城市,可如今一二线城市的票房已经接近饱和,反而是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继续提升,成为票房增长主力。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电影票房合计占全国比重为36.16%,至2018年上半年上升至41.16%;一二线城市电影票房合计占比则从2016年上半年的61.71%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58.36%。
躺着赚钱时代结束,电影院线也面临生存危机了?大地影院则是面临了元老级高层离任的危机。
9月17日,大地院线的一则公告首先证实了方斌离任的消息。公告显示,大地院线董事、总经理方斌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大地院线董事会已于9月17日收到方斌递交的辞去总经理职务的报告,并于9月17日起辞职生效。
虽然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事变动,但由于离任的方斌曾参加大地院线的创建过程,致使此次人事变动也受到业内关注,这是否意味着大地院线内部发展战略也将会做出调整?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发现在此之前,大地加盟影院就问题频出。
据艺恩数据库的票房分析数据显示,大地院线是目前全国影院数量、银幕数量最多的院线。在今年上半年,大地院线新增影城64家,新增银幕459块。然而,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大地院线管理旗下影院的难度,并频频有旗下影院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发现有业内人士评价,加盟影院出现违规行为的现象在国内不少院线都曾出现过,但近年来大地院线多次陷入旗下影院存在违规行为的事件中,长久以往,也会成为部分人对大地院线的印象之一,并不利于大地院线的未来发展,对加盟影院加强管理是大地院线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
电影终端市场的传统影投万达、大地等的日子已然不好过了,更不要说话语权更弱的中小连锁及单体影城,万达、大地等巨头院线已然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如今面对这样的局面,更可谓是雪上加霜。
2
电影窗口期缩短,视频网站和院线全面对打?
如今智能手机和网络电视的普及,高速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视频网站平台的发展插上了翅膀。视频网站们正在跃跃欲试打破电影发行窗口期,想当那个最先吃到螃蟹的人。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视频网站的迅速崛起,电影窗口期正在缩短,这是否意味着视频网站和院线全面开打了?
电影窗口期,指的是电影从院线上映,到登陆视频网站、付费电视中间的时间间隔。
这一模式是由国外传袭而来。前段时间,德国最大的电影院协会HDF Kino表示,不欢迎Netflix(奈飞)的电影出现在明年的柏林电影节。此前,戛纳也出台过类似规定,直接导致今年戛纳电影节片单中Netflix的影片踪影全无。接纳Netflix,无疑会弱化国外本地电影市场的价值链,因此老牌电影节已经旗帜鲜明的抵制这家流媒体巨头的入侵。
躺着赚钱时代结束,电影院线也面临生存危机了?有国外媒体报道过,流媒体已经分别威胁到了传统院线和传统电视公司的既得利益。并且基于技术优势、个性化推荐机制、观看体验升级等优势,单一播放模式的传统院线显然逊色许多。
流媒体还带来了窗口期的变化,这一点几乎直接扼住了影院的喉咙。即随着视频方的介入,电影窗口期已经缩短至一个月,影片能更迅速的投入网络平台,让观众少了走进影院的动机。
放在国内,即是在线视频网站和传统院线之间的竞争。
其实,在电影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是竞争,即在线视频网站的兴起确实会弱化传统院线市场的价值链和在发行上的发言权,但这又不仅仅是竞争,短期来说,它们并行不悖,视频网站更像是电影的一条“退路”。
面对如今银幕数量在飞速的增长,但是上座率却并不理想,扩张的银幕数量,并未带来丰厚的盈利额的现实,网络院线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在为电影市场找更多的增量。对于部分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来说,恰恰是互联网发行释放了它们新的生机。
有些小成本商业片,宣发投入低,排片少,在院线上映毫无竞争力。而网络院线有6个月的分账周期,可以凭口碑、宣发等,发挥收益的长尾效应,小成本商业电影同样可以在这里找到新的增量。
视频网站的兴起,也更像是电影的一条“退路”。一些小成本作品,或者一些票房口碑不佳的作品,大多会更快地登录视频网站,寻找“第二春”。
电影在影院下映后转战视频网站,即版权的二次销售,也可参与票房的分账。电影制片方可通过这种方式,回收部分电影成本或是赚取更多的票房。
有业内人士评价,现在谈院线和网络的此消彼长为时尚早,新旧势力在这场战争的最初阶段都不会正面相逢,无论是付费模式还是院线上座率,国内市场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谈利益分割也要等蛋糕做大了再说。
其实,要解决现在院线的问题,最首先最主要的发力点还是在于解决院线与影院的关系。
3
如何改善院线和影院“貌合神离”的关系
提到电影市场,就不得不提起作为线下观影场所的影院,可影院的发展若想突破激烈的行业竞争,就需要凭借着许多方面的“助力”,这都需要来自凭借深厚的底蕴的影院进行指导与帮助。面对如今的局势,重点已然不是如何增加新的影院,而是如何加强影院和院线之间的连续,合作共赢。
这都意味着院线和影院的关系密不可分,可如今二者之间似乎还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关系。
据数据统计,联系紧密占比65.3%,仅提供资源17.8%,除供片等必要联系外,资本无联系16.9%,换句话说,有34.7%的影院与院线之间的关系貌合神离,而且,即使在联系紧密65.3%中,除了一线城市以34.2%外,二、三线城市以及县城、集镇影院紧密度并不是很乐观。
只有意识到院线与影院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院线的“强大”来自于下属影院,借用市场“无形的手”来整合配置现有资源与优势,解决影院的痛点,才能在共赢中带动双方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首先,院线应利用自身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可以为所属院线带来诸多优势。尤其是部分中小影院,缺乏院线的品牌支撑很难在商业合作中掌握主动权,甚至还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另外,院线要强化品牌和规模意识,也同样依赖于所属影院为自己带来的效益,因此院线应该做好现有优势的整合工作,并分配到所属影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院线应该根据对所属影院类型和情况的大致了解,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符合绝大多数影院的激励机制,对在影院效益、管理服务工作上表现优异的影院进行奖励,可以向其提供某些优质资源或享有某些特权等,鼓励所属影院更积极地参与和配合院线的管理工作。
最后,院线可以提供在放映技术人员培训、设备维护、放映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帮助,比如组织培训班、派遣专人到影院进行讲解、为影院提供设备维护的厂家等。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减少影院在日常放映中的技术故障;还对放映质量进行了监管,同时给予了观众更多观影体验上的保证;甚至在联系设备厂商前来维修设备的时候,院线都能够发挥力量,比如凭借自身的影响力使其及时、高效的解决问题等,这一切,都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影院的效益。
互联网重塑电影产业,院线公司迎来互联网化与整合。互联网颠覆传统电影的产品与营销规则,重塑了电影产业制作、发行、营销、放映、衍生开发各个环节。互联网公司在电影制片、发行环节的行业地位已经主流化,BAT快速整合电影产业链,在线售票打造生态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院线也面临加快整合速度与力度,与互联网模式共生发展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