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 | 潘家园是一本奇书,翻开来满满都是故事
1
曾几何时,潘家园简直就是北京的一张名片,几乎所有来北京旅游的老外都必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
收藏家马未都这样描述潘家园旧货市场:“每到周末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北京有两个地方人头攒动,一是天安门广场,大家都在举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大家都在低头寻国宝”。
“精深存闹市,博大在民间”,潘家园是一个历史厚重、神秘感十足、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而凌晨4点30分开市的“鬼市”更是独特的京城一景。
说起“鬼市”的历史来源,并不十分光彩,源于“不做人专做鬼”的鸡鸣狗盗之徒,把窃来之物趁天黑拿出来卖。后来就演化成今日潘家园周末凌晨特有的交易活动。
手电白光交织、人影憧憧,各地口音此起彼伏。不少卖家“老鬼”甚至学会了用英语、俄语、日语跟外国人做买卖,守着一堆老旧的物件儿,却操着一口时髦的加州英语。这景象实在是有趣极了。
“鬼市”最晚持续到8点,8点前的一段时间,也是真正的淘宝者和贩卖者最为集中的时间,再晚一点,“鬼气”散尽,淘宝者和外地贩运者不管是否交易成功都会离开。接着,游客和不愿早起的收藏爱好者姗姗前来,潘家园即将迎来第二轮开市高潮。
2
潘家园是一个大而全的地界,要论便宜的话,它比不过批发市场,要说高级,它定输过旁边古玩城,不上不下,不好不坏,不真不假,这就是它的定位,水至清则无鱼,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这混水里摸鱼。
“甄顽主”也好,“贾行家”也罢,想在这园里混,就得默默遵守一些规矩和习惯。
首先,想要经得住精明的卖家的审视,你的装备一定要合格,登山包、中型旅行包,甚至大拉杆箱,务必带上一个,里面有没有东西无所谓,而且越破越脏越好,说明你经常涉足此类场所和交易活动。
当然,最棒不过是买菜车,印有“北京华联”或者“联合利华”的超市买菜车秒杀一切装备,说明你心态倍儿好,气定神闲,让人有点琢磨不透你到底懂几分行情。
其次,拉了买菜车,你可千万别拿出买菜的架势。光顾卖家,挑三拣四可以,不要高声讨价还价。旧时人们由于服装带来的便利,买家卖家两只袖口一接,摸索着用手出价,现在借助高科技,用手机计算器按数字也是常有之事。
最后,一定要记住,捡漏了也好,交学费了也罢,文玩收藏也不过是一种休闲方式,重点在于痛痛快快地玩一把,如果得失利益心太重,那就不好玩了。
3
许多年轻人第一次听闻潘家园的存在,得益于天下霸唱在《鬼吹灯》里的描写,胡八一和王胖子重逢,为躲避工商,跑进了潘家园,初识大金牙,开始了摸金生涯。
事实上,潘家园当然不至于如此卧虎藏龙,但古玩行里辗转数年,见多识广的“王胖子”们倒真是不少。
老李就是潘家园里的一个“王胖子”,和早年间来潘家园淘宝的名人大腕们多少都打过交道。如今在园里守着一间古玩铺子,不显山不露水,却是看尽人情世故。
老李说,如今的古玩行里早已无漏可捡,因为市场运作已经相当成熟,一夜暴富的故事基本等同于天方夜谭。
不过,倒是有很多荒诞的故事,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应时而生。
比如,一个暴发户买了一幢别墅,为了附庸风雅,装做具有特别的审美趣味,在门口摆了一对威武的神兽镇宅,然后又为了买一些古董家具,跑到园里,便四处向人展示他那一对神兽的照片。
后来,一位懂行的师傅看到了,顿时尴尬得要命,这开口说了,就是迎面泼人家一盆冷水,可是不说,这事太邪乎了!原来,这哪里是一对镇宅兽,明明是镇墓的……
4
潘家园是一本奇书,翻开来满满都是故事。每个周末有六七万客流涌入潘家园,你一个转身,就可能遇到了“大隐隐于市”的名人政要。
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科威特宫廷事务大臣纳赛尔亲王就携夫人忙里偷闲,前来淘宝。
木制家具、老樟木版画、柳条编篮、大红灯笼、20世纪初的古董留声机、珠宝、苏绣、铁壶、紫砂壶以及给夫人的首饰盒,纳赛尔亲王一共来了两次,第一次刷爆卡,第二次带了一包现金,才把想要的物件儿收入囊中。
他一边买买买,一边不住口地直呼“very good!”我觉得科威特不至于物资贫乏至此,也不是纳赛尔亲王没见过世面,大概还是潘家园的魅力太大了吧。
再说起潘家园的一位常客,著名表演艺术家,塑造了影响几代人的、近乎完美的孙悟空形象的六小龄童老师,多年来专注于西游文化专题收藏,在潘家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寻猴记”。
什么民国西游题材的折扇、景德镇手绘西游图画的青花瓷杯、清末民初有关《西游记》题材的木刻雕板等,全都被老师收入囊中。当真不负“火眼金睛美猴王”的称号!
5
潘家园旧货市场内最热闹的地摊,一个是青皮核桃,一个是书摊。
青皮核桃,是刚下树的核桃。玩青皮核桃的,基本就是核桃圈的高玩了。
一到文玩核桃成熟的季节,赌核桃的摊位,围观人群往往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都不愿错过这一把眼瘾。“赌着了”,“赌正了!”,有的人还激动地在一边吆喝起来。
这两年,王勇官帽与四座楼狮子头是核桃圈比较受欢迎的品种,63尺寸的四座楼青皮,开出47左右的尺寸比较常见,而61尺寸的王勇官帽青皮,开出48左右的尺寸比较常见。赌核桃的人最想要的就是配对完好、尺寸更大的。
潘家园的旧书区只在周末开放,这里是最自由的民间藏书阁,国内外的收藏家、旧书贩子和“书迷”都在此流连忘返。倒退百年间,民国时期,王国维、鲁迅、朱光潜等一批文人也都是琉璃厂等旧书店的常客,可见潘家园一直是北京城鲜活的文化地标。
于先生在潘家园经营旧书摊二十多年,人称“小人书大王”,谈到许多老外朋友都爱到潘家园来买小人书,那份热情专注让他十分感动。
众多收藏爱好者喜欢在地摊上捡漏或是在拍场上竞拍自己心仪的小人书,于先生也喜欢为国内外“小人书”迷们推荐有收藏价值、版本好、艺术价值高的小人书,由此也交下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
6
潘家园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热热闹闹?因为它包罗万象,把精致藏纳于市井,是北京城历史沉淀的缩影。
湖北卖绿松石的小妹,贵州卖苗族服饰的大姐,西藏卖天珠的大叔,新疆卖羊脂玉的维族兄弟,是潘家园把他们从祖国各地聚集到一起,这里承载了成千上万人的人生梦想。
他们在每个清晨兢兢业业地摆好物件儿,在每个傍晚精细、利落地收货,报纸、气泡袋、破旧衣物、大小盒子,这些保护物件儿的“外包装”,被他们倒弄了无数次,但不见丝毫懈怠。
他们呼吸着北京东三环的雾霾,吃着十五块钱一份的盒饭,有时候望着不远处的CBD两眼茫然,但转过头,看见买家来了,却能拿捏好清高或市侩的姿态。
我曾为特意看他们的散场,停留到人去货空的晚6点。
一个卖瓷器的大哥,他的货都是大物件儿,没办法像别人一样打包带走,于是他把瓷器一个个装到盒子里,装好的盒子再摞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大的长方体。
那是完全大小不一的盒子啊,但瓷器大哥早已掌握了把它们摞整齐的放置规律。最后,长方体有2米多高,瓷器大哥开始往上面挂灯布,他跳起来一下又一下,但灯布总是不听指挥,瘫作一团,他继续跳起来一下又一下……
又繁华又落寞,这就是潘家园,也是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