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大三,想和你说说我学会的四件事情

文︱一个悦己
01
“你能告诉我,我适合做什么吗?考研还是工作?”
“男朋友我们异地,总吵架他还不哄我,还要在一起吗?”
“听说写爆款文很赚钱,你看看我的文章,能不能给我推荐投稿的地方?”
……
公众号后台和简书私信,时常会收到这样的问题。问我该怎样从一段痛苦中走出来,如何做一次绝对正确的选择。
我很少给答案,只是分析利弊,决定只能让他们自己做。
一是觉得人越是迷茫时刻,越容易听信外人的指点,我没法贸然下判断;
二是彼此生活圈不重合,虽能感动,也无法感同身受。如果不顾实际地说这说那,其实也是不负责的体现。
有时,我也会追问几句,“你自己想到/做到哪一步了呢?”,往往这时候,对方就会匆忙转移话题,反问我“你觉得我应不应该……”,
我很能理解,他们想要知道些所谓的 “人生经验”和“生活建议”。我的只言片语,并不能成为指路明灯。我知道人生的路必须要自己亲自走一遭的,而且没有捷径。
02
在我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无数难捱的迷茫时刻,那些轻飘飘的只言片语,也许会给慌张无措的人带来几分不知来由的信心。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不短不长的二十年人生里,生活教会我的四件事情。
或许听起来有些鸡汤,但如果它们真的能为你带来些许细碎的支撑,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够了:
1.把时间毫无保留地留给自己
很多人会觉得,年轻人的生活就应该是自由的,趁着年轻,应该尽情寻欢享乐。但其实,二十出头的这短短几年,才是最应该尽力拼搏的阶段。
如果你在这几年没有好好努力,那么在你往后的人生岁月里,就一定会后悔。
年轻人才应该把时间都毫无保留地留给自己,去结交那些善良,真诚的人,去和优秀的有想法的人做朋友。不要把一分一秒可以浪费给那些无关紧要的人。
2.学会独处
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学习和自己独处。独处的生活并不好受,会觉得自己被装进了一个真空袋里,听不到任何外界的杂音,也无法和他人建立任何联系。
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才能明白自己真的想要什么,真的想成为怎样的人。
很多人会问大学孤独吗?当然孤独,可人生的真相就是孤独。
生活中要学会的一项重要能力是: 与自己相处,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孤独,它不可耻,也不罪恶,不低人一等,也不意味着不快乐。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慢慢接纳了她,她就会成为你生命中最有益的一部分,你也会因此而成长。
3.不要急着追问答案
这世上没有一件正确的事情是快速见效的,你看到的毫不费力是别人无数个夜晚辛苦奋斗的成果。
不要总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把时间花在学习新技能,学习语言,学习运动,甚至学习思维上。有了不能被他人取代的技能后再提其他,优秀不够,你得无可替代。
也不要时常怀疑自己现在做的事有意义吗?选择的道路正确吗?这样的追问并不能够得到回应,因为很多事情之所以没有答案,只因为自己正处于"此时此刻"。
再等等吧,再等等,试着把镜头拉远一点,试着通过一个更长的时间隧道来观望自己,大概就看到更清晰的东西。
4.多读书,多思考
对于读书这件事,很多人都“我看过,但是看完就忘了”这种说法,忘了你就再看啊,很多书籍都是值得反复钻研的。
不同的书籍给你填注了不同的营养,你虽然会忘记,但是在遇到某一件事情,或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曾经读过的书,还会再次帮助你和激活你。
读一遍书,只是简单的了解,反复阅读,才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大学生来说,是难得可贵的。
应该种树的时候,不要想着乘凉。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种树的过程,收获有早晚,而静候是最好的选择。
忙碌浮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吧,口号式的忙碌只是一时的自我安慰,真正的成长应该是有方向的,是精打细算的,充满张力和无限可能。
木心曾说“年轻,真像是一个理由,一个毫无用处的理由。”
趁着年轻,你还是捉住有趣而新鲜的自己吧,我们想要的生活真的没有捷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