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汤川小记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微凉的九月f

         

【原创】汤川小记

二十年前,去沿海的一个小城,途经汤川。车子没有停留,从村子的国道缓缓离开。无意间往车窗外一瞥,内心似乎被触动了一下。

再次到汤川,想起二十年前的路过,不禁莞尔。时光重合,有些遇见,我没有忘记,而你,一直都在那里。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茫然间到了汤川。在北山岩山脚下的一所中学里,初次见到了淑,朴实内敛,与人保持着适当恰好的热情。我们住在同一套房里,几天前,淑知道我要来,已经把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九月,汤川的天,高远湛蓝,没有一丝杂质。校园空旷,边上种了些树。两棵合欢,高大古朴,依偎着,有相濡以沫的温馨。四季桂,温雅小巧,散发着淡淡的馨香。校园外,田野,农舍,远山,次第铺展延伸,有静穆的美。

那一夜,睡的香沉。次日醒来,淑已煮好了早餐。日常的早餐,简单,清淡,自有一份温情和感动。

白天,给孩子们上课。傍晚,就和淑四处走走。

步入田野,邂逅一片片小树林。林子不大,是一些松柏和杉树,在时光里漫不经心地生长。傍晚的余晖斜照在林子里,松鼠在枝桠间跳跃。偶尔有风吹过,树梢轻摇。不远处,炊烟起。地里的农人拾掇着农具,结伴而归。林中相遇,相互招呼,“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恍惚中,回到了唐朝的傍晚。

路边,房前,屋后鲜花盛开。有些农舍,经年风雨,陈旧斑驳。小小的庭院种着大丽菊,从低矮的墙头探出笑靥,像历经沧桑的人,心向安暖,不负此生。

村子里,年轻的夫妇双双外出讨生活,留下孩童和祖父母一起过日子。晚饭后,祖母在里屋刷碗,祖父在院里堆砌柴薪,孩子坐在门槛上温习功课。小黄狗安静地趴着。夕阳,渐渐西下。

汤川的夜,静谧,幽远。飞机从夜空掠过,留下一道道划痕,机声清晰响亮,余音不绝。我和淑,坐在阳台上,静默不语。淑在想她的儿子,小家伙刚满周岁,会在电话里声声唤着妈妈。每个周末,淑要辗转几个小时回家乡看望孩子。淑的丈夫在一个更加遥远的乡村执教,孩子由婆婆带。婆婆兼照顾八十几岁的老祖母。生活有很多的不得已。

淑晕车,每次回到汤川,一脸的倦容,让人心疼。

有时,为了排遣夜的寂寥与漫长,我和淑也加入广场舞的行列。村里的女人们模仿城里的大妈,踩着不合拍的节奏,扭动着不甚柔软的腰肢,在夜里,跳着,笑着,为不甘自弃的年华。

雾,到处都是雾,春天的汤川是雾的世界。缥缈,朦胧,挥之不去。初来乍到,觉得美,如中国水墨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有一种禅意。

有朋自远方来,久未至,打电话问,到哪?在雾里。雾,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以外的人找不到方向。

云雾久罩着村庄,换洗的衣物一直晾不干,被褥是湿的。淑告诉我,唯一的办法把门窗关紧,不让雾乘虚而入。久居此地的汤川人已然习惯了,在雾里劳作,生息,谈笑风生,行走自如。临睡前,温一壶自家酿制的米酒,慰辛劳,逐湿气,知足惬意。

偶尔也到附近的村庄走走。汤三,赤墓,有味道的名字。三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数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汤三,赤墓,令人想起生与死,希望和恒久。取名字的人真是了不起。想起意大利有一个小镇,叫美丽的眼睛,简直惊诧,藏着深情和诱惑。好名字自带光芒。心向往之。

到了汤川,一定得尝尝大油饼和汤川小笋,这是当地驰名的美食。汤川美食又何止此二种?最令我不舍的还是汤川的蔬菜,萝卜、莴苣、豌豆……都是日常的菜蔬,自有一份与别处不同的清甜,亲切,妥贴,伴着一粥一饭,是生活真正的底色。

一直在等待着一场雪。有人说,雪中汤川才是大美。雪,迟迟不来。直到离开汤川,我还是没有见到那场雪。

念念不忘,汤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