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空相与持戒修行
心经里有句话:诸法空相。
心经字字珠玑,全篇都没有离开“空”的概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
那么什么是空?
如果空的概念很难马上理解,那么我们不如换一个方向。既然诸法空相,那么其实也就相当于诸法没有差别。换句话说,小姑娘和老太太是一样的,天和地是一样的,好吃的饭和难吃的饭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空”。
当所有的东西都一样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就失去了“意义”。
比如说,一个人追求金钱是因为金钱可以用来购买很多东西,但假如在一个人的思想当中,所有的东西都一样,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追求金钱,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买的。同理,当一个人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一样,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追求其他任何的东西,因为在这个人的心中,自己和万物都没有什么区别,不需要区别对待。
这就是本文的第一点:诸法空相。
为什么修行人要持戒修行?
比如说,一个修行人摒弃淫欲,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淫欲不好吗?如果说淫欲不好的话,这个修行人又是怎么来的?
淫欲并不是不好,而是淫欲,包括其他欲望,容易让人忘记前面我们说过的诸法空相。
比如说,我正在背心经,“诸法空相”,我背得很好,也知道是什么意思,甚至心里也是这么相信的,这时候大街上走过一个特别漂亮的姑娘,我眼睛一看,心里特别喜欢,就特别想让这个姑娘成为我的女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个时候我就忘记了什么叫诸法空相,这个姑娘在我的心中已经具有了意义,和其他的东西不一样了(不过坠入爱河的时候这一点确实是男女之间经常强调的)。
欲望使人迷茫,忘记初心。不只是淫欲,吃饭的食欲、睡觉的“睡”欲、这些欲望都使我们忘记那句“诸法空相”。不仅如此,我们许多的情绪,像是“生气”、“狂喜”、“自满”,也有和欲望同样的效果,同时也是我们忘记“诸法空相”的体现。
为了让自己不受到欲望和情绪的侵蚀,就必须要在生活中加以练习。持戒,就是一种练习的方法。
这就是本文的第二点,即为什么修行人要持戒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