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想象力·造型》图书导读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京兆同文館
(《视觉的想象力·造型》仝朝晖著,中国建工出版社2022.6)

序言

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艺术设计领域经历了借鉴西方、模仿和探索自己道路的过程。今天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造型设计再次成为社会、市场关注的焦点。“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为艺术设计指明了方向。如何避免丑陋的建筑、平庸的产品设计,探索以人为本的建成环境设计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孕育人的心灵的人居美学,是广义设计学科的历史使命。

希腊哲人说,人类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事物的。而每一个人的意图或想法又是与他的经验分不开的。按照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人的经验具有连续性和互动性。我们过去的经验会影响我们今天的思想观念,同时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作用于我们的认识,并通过我们的行动影响未来。可见,一切的创造实践都与文化的传承、时代鲜活的信息等密不可分,这是人类实践的创造性的根源。所以,无论我们主观上承认与否,人类的艺术造型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承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也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仝朝晖老师的这本专著,从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建筑、景观等多专业艺术教学的需求出发,通过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总结,探求这些专业共同需要的艺术造型的知识、基础能力与素养等教学规律,形成目前这本教材,是对该领域的重大补益。该书追溯了现代艺术早期对形体、空间、结构的探索,造型在现代艺术中独立出来的历史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发展,这些都为认识和理解当代造型艺术的艺术设计的教学理论与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因为正是抽象艺术的发展为艺术造型与现代生活、科技的全面结合搭建了不可或缺的桥梁。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过程的需要,该书系统梳理了立体、平面空间造型创意的知识体系、主要知识点、形体造型的原理、表达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呈现。书中还通过大量不同的景物的类型,系统讲解了如何从具象的现实景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几何构成等方法、形体转换等思路;此外,还引入了后现代的概念,启发学生如何将日常习以为常的形式通过解构、重构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基本思路。该书浓缩了当代造型艺术的主要流派对视觉想象力的观点及代表作品,对丰富学生的艺术造型修养、开阔视野极为有益。

衷心祝贺该书的出版,欣然为序。

张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前言: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现代设计

今天许多艺术类的大学会有“造型部”和“设计部”的专业区分,分别负责“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教学。一般认为“设计艺术”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实用性之需,而所谓的“纯艺术”是满足人在精神世界的艺术审美需求,也承担着社会道德教化的熏陶功能,因此就有了两者的分野。但是,这种观念在20世纪初开始慢慢消解,典型就是早期的包豪斯时代艺术。包豪斯是一所设计专业的学校,当时这里聚集了众多的优秀画家、雕塑艺术家,如康定斯基、克利、费宁格、莫霍利·纳吉、约翰·伊顿等人,因为这些人的影响,包豪斯的教学由手工艺转向现代的工业设计,它的学术理念也对整个现代设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著名画家同时也是公共艺术家的杜大恺先生,在《从绘画到设计: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一书中的序言这样描述:“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是从建立于1919年的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为始端的,‘联合所有创造活动’,塑造‘全能造型艺术家’是这所学院的宗旨,它企图通过‘异花授粉’和‘缪斯运动’实现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与工匠之间的合作,消解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包豪斯学院的创立者格罗庇乌斯以及后来担任过包豪斯校长的密斯·凡·德·罗都是社会改革家,是他们使包豪斯的所有主张都充满了社会革命的色彩,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历史新旧之间的转折点,并成功地选择了相应的方式适应以致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他们创造了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时代。”

反观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亦有如《庄子》“庖丁解牛”中论述的“技进乎道”,以及清代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名言,其中也有类似“包豪斯经验”所指的含义。

艺术史中把“艺术家”和“设计师”两者集一身,其实是大有人在的。我们可以从达·芬奇的身上看到。他几乎是一个全能的创造者,他是画家、雕塑家,同时是建筑师,而除了造型艺术,达·芬奇也通晓音乐、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同样例子在毕加索身上也有表现,他除了从事绘画、雕塑之外,也创作了大量的陶艺、服装设计、舞台美术等作品。

可以说,经历文艺复兴、启蒙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无论是从“关怀人性”角度理解的人文主义,或者从“以人为本”角度理解的人本主义,在这些文化思潮影响下,艺术回归到为人服务、为当下现实服务,这种趋势就一直方兴未艾。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西方社会在现代主义艺术时期,出现了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其背后还存在一种社会文化因素,那就是在20世纪前后,现代社会发起的倡导艺术家走向社会、主张艺术大众化的文化潮流。这一时期兴起的社会艺术运动如主张艺术服务于日常生活的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面向公众展示的日本“会场艺术运动”,以及当时中国社会推行的旨在服务于实业救国的“图画教育”和倡导“艺术要民众化,民众要艺术化”的岭南画派运动等。它们虽然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但其共同的交集点却在表明: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性之一,即是围绕着人们对艺术创造与服务现实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实践,并以此作为始终。

在今天的消费时代,艺术品演化出文化商品,艺术家参与企业文化,这些都成为时尚。现代人倡导品质生活、诗意栖居,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处不存在着“设计”因素。同时,人们对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也不断提出更高需求。总之,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的融合,即是适应了时代变化的节奏。

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同是现代文化在人们生活不同领域中的表现方式。两者的关系:现代艺术观念给现代设计提供了艺术审美的理念,提升了设计艺术本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气息;而现代设计也启发了现代艺术的创作思维,使之进而朝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延展。

本书的造型基础训练,主要是为现代设计专业学习服务的,借鉴了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内容本着先易后难,从“直观”到“概念”的原则,在训练步骤方面,从“立体”到“平面”,从“具象”到“抽象”,从写生到超现实、多维空间表现,从“绘画造型”到“综合材质”。教程设计注重严谨的逻辑,内容层层推进,相信这些会对读者有所帮助。这种教学方法,试图通过新的造型教学方式和思维理念,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培养艺术创造中的创意思维。

同时,本书的部分章节,运用了艺术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从图像分析来解释艺术观念”,这些内容对艺术学专业学习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导语:设计专业需要怎样的造型素养?

 “造型”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发现和锤炼艺术之形,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造型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素描是造型训练的重要内容。“素描”一词是舶来语,英文原词Drawing,带有手稿、草图和设计构思的意思。对现代主义艺术来说,由于倡导艺术观念创新和造型形式的个性化,素描的作用也就不局限在美术基本功训练的层次,它还包含了对艺术观念和造型方法的研究探索过程。就像法国国家现代博物馆馆长让·可莱尔在主办的“具象表现素描巡回展导言”中所说:“素描代表了一种意图”。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书定义的素描,是“关于造型意图的整理与实现”。在此前提下,本书的造型教程也就区别于传统的素描教学,我们的训练方法和评判价值的观念,也都会随之变化。总体来说,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适用专业情况下,造型教学理念会有所不同,这体现了我们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设计类专业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遇到了挑战。因为在今天科技环境下,电脑制图代替手绘成为现实,这必然也要求我们重新调整教学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现在教学中所谓的“造型创意”“设计素描”也绝非是任凭学生的感觉去画,而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理性”和“系统性”,从而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新的思想理念和知识技能。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造型课程内容,不仅能深入浅出地被学生理解,便于指导学生实践,让教学获得实效的成果,而且这些作为“造型基础课”训练的成果,可以转化为学生“设计专业课”所需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当前我们造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广义的“艺术设计”可以包含环境艺术、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多种内容。在今天的电脑时代,通过美术教学给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写实能力的培养,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那么,造型艺术(主要指纯粹适用艺术欣赏类的艺术形式)和设计艺术,还有哪些共通的知识范围?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造型素养?怎样做能够使这种艺术素养和能力不被今天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所取代?

这里所谓的造型素养,包含两方面:其一,表达艺术形象的动手能力;其二,造型过程中的艺术思维能力,即“审美判断”。这两方面如同人的手脑关系,两者是合二为一的,我们要动手表达艺术形象,必然有艺术思考的意识活动参与。从通常意义来区别“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异同,例如,造型艺术中如古典绘画的情节叙事和思想主题,在设计艺术中就表现得不太明显了;而绘画艺术表现手法中的形式、构成、色彩等因素,则是“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两者共通的。特别是现代艺术遵循的形式主义美学强调反对模仿自然的写实性艺术表达,追求造型自身的独立审美价值,由此衍生出风格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潮流,这种艺术观念的变革极大地拉近了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之间的距离。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主义艺术作为参照,从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中找到“造型观念”和“造型方法”的共通知识点。其包括:形体的空间造型想象,图形的抽象表达能力,视觉形式传达的主观情感,图形符号的文化内涵,以及超现实主义、多维空间视错觉等。我们的教学思路是通过解析现代艺术的造型原理,来启发现代设计的创意构思。同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审美意识涵盖在所有文化行为之中,因此,在现代艺术语言创新背后所投射出的人文思想,也会丰富我们设计艺术的精神内涵,对提升艺术设计文化品质起到有益帮助。

还有,现代艺术的流派风格和思想观念繁杂,如何有效地借鉴到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教学中?本书以现代主义艺术的两条发展主线,作为教学内容的借鉴和参考。这两条主线为以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等人的艺术为代表形成的“形式主义美学”艺术主线;以高更、凡高、达利等人的艺术为代表形成的“非理性的主观表现”艺术主线。同时也关注到中外民族艺术和民间艺术的传统,以及架上绘画之外的综合材料等不同艺术形式。希望本书推出的思路和方法,对提升和丰富艺术相关专业学生的造型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附图为《视觉的想象力1造型》书中插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