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实现人岗匹配必要的2个前提(D11/24)
从2015年12月12日开始深入学、习DISC以来,似乎还没有发现一份DISC报告呈现的案主对目前工作状态是很满意的。DISC对优化人际间的互动可以直接起到作用,只要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应用DISC懂得自己并应用它调适与他人的相处。换句话说,学了DISC,懂得识别并应用四大类行为特征及其16个细化的行为风格,一个人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优化自己的与人相处之道。我们都知道DISC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实现人岗的匹配。那是不是说掌握了DISC语言,在可以马上直接调优人际互动成效的同时,也就可以马上用以调适人与工作之间的匹配关系呢?
答案是:不一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DISC直接揭示和调节的是人际互动最基本的要素
学了DISC的都知道,DISC能否直接影响的是一个人对外在环境的态度及其反应模式,也就是理性和感性、快与慢等。
这些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对人的情绪具有本能的(非常人所能轻易控制的)影响的。所以,对调适一般的人际关系可以直接发挥效用。
二、DISC如何实现人岗匹配
DISC实现人岗匹配的原理就是让一个人的行为风格与某个具体的岗位的行为风格相匹配。这里的潜台词是:人有性格,由人做的工作也有性格。
这理论实际上首先是1909年由美国波士顿就业局局长、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的著作中提出的。1959年霍兰德对此予以了优化。
DISC可以帮助一个人直接了解自己的行为风格,解决了人的问题。那帮助人们了解某个具体工作岗位的行为风格、解决事的工具是什么呢?
三、DISC实现人岗匹配必要的第1个前提。
根据人力绩效之父吉尔伯特的研究,决定绩效的因素大致可以细分为6项:
其中对有一项对工作绩效影响度最大(35%),这就是有关工作的要求及其结果的反馈。换句话说,清晰地了解上级和组织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的一个前提。从我自己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从事经营管理和从事教练与咨询的经历来看,在职场化程度普遍比较低的中国的职场,能够清晰地理解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要求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也是目前DISC测评报告反应出的普遍的一个问题:大多数人对工作并不满意。
要实现清晰地理解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作为职场人必备的一个能力就是工作分析,并输出岗位说明书及其标准作业指导书(SOP)。也就是说岗位说明书及其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是我们掌握一个岗位行为风格、并此基础上应用DISC进行工作建模的主要依据。这就是DISC实现人岗匹配必要的第1个前提。
四、DISC实现人岗匹配必要的第2个前提
岗位说明书及其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是一个人认识岗位的一个静态的信息。有职场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日常工作的依据除了岗位说明书之外,更多的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和非岗位常态规范的额外任务要求。也就是说,清晰地了解上级对工作结果的考核要求,也是我们掌握一个岗位行为风格、并此基础上应用DISC进行工作建模的另外一个主要依据。这就是DISC实现人岗匹配必要的第2个前提。
掌握了以上这两个信息,进而分析完成这些事情所需要的行为风格,我们带着这些信息,才能开始应用DISC建模工作,对这个岗位进行最基本的人的行为风格的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