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百家争鸣简题诗_诗歌©天涯简书共风流

为国生娃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25人  371f4714903f

近日,一篇《为国生娃为正道》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它与前两年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一样,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从放开到鼓励、进而上升到为了国家的程度,计划生育政策可谓是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中国人向来讲究多子多福,这从古代文字、绘画中都有记载。就是民间婚嫁习俗中,也有着许多祈求早生贵子、花生不断的愿望。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纵使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除了一胞多胎这种幸运外,在国企工作的职工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生育二胎或多胎,就意味着砸烂自己捧着的“铁饭碗”,失去生活的来源。记得1984年,我工作单位的一位女同志,在怀孕已达八个月、不久将临盆之际,还是被单位的计生人员利用技侦手段将其从藏身之处抓获、并现场监督着做了引产手术,给职工们带来刻骨铭心的教训。我女儿于1987年出生后,家中父母一直规劝甚至是哀求着我再生一胎,并将孩子的名字都已经起好备用。可我权衡再三、历经十余年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拂了父母的心愿,当了不孝的儿子。也有胆大妄为、不惜以身试法者,最终落得个开除公职、一撸到底的可悲下场,使经过寒窗苦读、通过高考途径得来的工作机会毁于一旦,从此走上苦苦挣扎、艰难度日的境地。小品《超生游击队》虽然说有点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也客观地反映了当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威力和震慑。

经历四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于在前年不再执行。可我们这几代人年已老矣,空有豪情状志、却无实施之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她生个二胎或者更多一些。为此,在不同的场合里,给女儿、女婿灌输着我们的思想,并做出不惜砸锅卖铁也要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的承诺。可外因只能是变化的条件,任你和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年轻人自旋岿然不动,根本没有产生一丝的通融和动摇,反倒是赶着最后的期限,办理了独生子女证,向我们发出无声的反抗。虽然说初战失利,但两年来我们还在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目前仿佛还处于相持阶段而没有任何结果。但是,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年轻人之所以不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生育二胎,其实也是生活所迫,养育成本高企、就业压力之大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生育二胎,就意味着生活质量倒退回几十年前的水平。不仅后代输在起跑线上,就连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在活出自我、活在当下的年代,无异于与虎谋皮、鸡同鸭讲。

不过,我相信在国家提倡和鼓励生育政策的引导下,相应的医疗、教育、就业、保障等优惠政策也将逐步地配套出台,年轻人的生育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不敢、不想多生的心魔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并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做到优生优育、为国生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